指导小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300字(8篇)

哈哈库 范文 5

关于指导生学习的主要方法,精选4篇小学范文,字数为300字。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学科的学习方法。

指导生学习的主要方法(小学范文):1

1、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学科的学习方法

指导小学生学习应遵循“四个一”原则:第一,“一人多次复习,一人不重复”;第二,“一课一得、一课一得”;第三,“一人多次反馈”。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

2、学以致用,以学定教,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学生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教学的主导地位,教师是教学实施的参与者,教学过程是教学活动的重要过程,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技能、教学策略和教学风格等方面都要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创设有利的学习环境。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应积极参与教学研究。

教师应在学生学会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自学、互听、讨论、评议等多种形式,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3、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在课堂上老师应多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获取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

4、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知识

如学习“十五”期间学习的“双数”,应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和活动,自主地将其概念、规律及数学结论等概念,以书本的形式记录下来。

5、指导学生学会预习和复习,通过预习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习是为了解决问题,而预习是学生的自主学习。

6、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方法

7)自我预习,是指教师要求学生先预习,提出的问题和意见以及学生自己的见解并提出的一些问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自己的思考和讨论,并在这些方法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

8)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9)课前预习,是指在学习中,教师在教给学生的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参与,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将课堂上学过的知识及时消化,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运用知识能力的提高起到很到的导向作用,因此课前预习,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

10)预习就是要求在课上,教师要求学生对课前的学习资料和疑惑,提出自己在预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要求在课上学生对课前准备提出的问题提出解决意见。

11)预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课、复习和巩固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监控能力。

12、指导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根据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为学生指导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和研究。

13、指导学生自学和课后的小作业,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学资料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学和课后小作业相结合,提高学习能力。

14、指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通过自学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15、指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通过自学,使学生在课后和课后自学上都能有所收获,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指导生学习的主要方法(小学范文):2

一、指导思想

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学生为目的,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灵活设计学生实际学习情境,创造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悦、向上的环境和体验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和重要性。

二、主要目标

1、引领学生进入“语文乐园”。

2、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三、主要措施

1.引领学生进入“小学语文乐园”。

让学生在自主探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感受语文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阅读习惯。

4.让学生在阅读实践活动中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

四、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学生的现状分析

3.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程度不尽相同,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在平时的课堂练习中,学生的阅读面相对较广,学生们能运用所知识解决一些简单有用的简单问题。

4.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不强。

学生的语文学习自觉性较差,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没有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对课外阅读存在较大困难。有的同学能注意到周围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但不善于去关注周围的环境、人物,不会用自己的看法思考问题;有的同学在课堂上没有主体地位,对于课堂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没有进行有效地分析,没有养成主动地提问、思考的习惯,没有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5.在学生学习方法指导上还不够细致、耐心。

在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不够灵活,表达能力还有欠缺,不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没能把握住学生的思维习惯,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

6.学生的习作水平不高。

学生作文水平整体不尽理想,有部分学生没写,学生的习作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指导生学习的主要方法(小学范文):3

1、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学生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不留盲点。

2、分类指导,根据学生的能力,给予正确的指导。

3、对学生的要求要一致,坚决杜绝一刀切。

4、分类指导,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指导。

第一阶段:适应初一学习生活。

5、适应初中学习生活的各个阶段,给学生一定的适应初中学习生活的时间。

6、引导学生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7、引导学生养成早读的良好习惯。

第二阶段:适应初中学习生活。

8、引导学生养成早晚睡早起的好习惯。

9、引导学生养成早午睡的好习惯。

第三阶段:适应初中学习生活。

10、引导学生养成早午睡的好习惯。

11、引导学生掌握初一学科的特点。

12、引导学生养成晚睡的好习惯。

第四阶段:适应初中学习生活。

13、引导学生养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4、引导学生养成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15、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五阶段:适应小学学习生活。

16、引导学生养成晚睡的好习惯。

17、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学习、踏实学习的好习惯。

18、引导学生养成做题、读题的好习惯。

19、引导学生养成自觉检查与督促的好习惯。

第六阶段:适应初中学习生活。

20、引导学生养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1、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学习、踏实学习的好习惯。

22、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七阶段:学期结束。

23、指导学生养成复习的好习惯。

24、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5、指导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的好习惯。

第八阶段:总结阶段

26、指导学生养成期末复习的好习惯。

27、指导学生养成期末考试的好习惯。

28、指导学生养成期末考试的好习惯。

第九阶段:期中考试结束

29、指导学生养成期末复习的好习惯。

30、指导学生养成期末考试的好习惯。

第十阶段:期末成果展示阶段

31、指导学生养成复习的好习惯。

32、指导学生养成期末复习的好习惯。

第十一阶段:总结阶段

33、指导学生养成期末复习的好习惯。

34、指导学生养成期末复习的好习惯。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