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第一雄诗龙山,见证大中华气运绵绵

哈哈库 36 0

  明清人谈诗,认为宋元明清的诗歌之所以赶不上盛唐气象,是由国家气运决定的。古人认为国家的气运决定诗歌的气象,诗歌的气象反映国家的气运,而诗人的使命恰就是反映时代的精神,比如六朝多是不思进取的靡靡之音,宋朝多是称降纳贡的婉约之曲,偶有雄诗,难掩颓相,这都是孱弱时代的标签;而盛唐气象(大唐精神内核),强汉风骨(大汉精神内核),则是强盛朝代的标识。

  当强汉风骨开始渐渐失去,魏晋兴起玄学清谈,西晋灭亡,我们在历史上第一次丢掉了中原,这是史载3200年来中国人第一次把家给弄丢了。老家丢了,我们到江南新家后并无起色,还是兴起于老家,于是由隋至唐有了盛唐气象,当杜甫等一重天的诗人被尊崇后盛唐气象开始丢失,到了宋代兴起江西派和婉约词风,最后怎样呢?我们连江南新家也丢了。这是我们在4100年的历史长河中,第一次把所有的家当都丢了,汉人沦为了四等种姓。国家气运与诗歌气象的历史联系,偶然还是必然?感慨亦或笑谈?

  而今日若从诗歌中看我大中华风骨气象又如何?还请君看王子居雄诗《龙山》,古人讲气运是认真的,而我们现代人今天则用这二字做个游戏,即便是意淫,但大家都是中国人,可图个喜庆,想必此诗可博大家会心一笑,顺便沾点霸气和王气(请人画一幅龙山图,题上一两段龙山诗,挂在墙上,哎哟,很不错的喔):

  我本鲁庸人,来游蜀仙地。杜宇夜啼,望帝遗枝,女歌频传落花溪,一声长笛蜀天碧!人道蜀山奇诡匿仙踪,蜀云玄迷未可知。我道临高正可呼秋雁,云深才好觅仙屐。

  始惊蜀天清兮蜀云幻,复叹蜀水妙兮蜀山奇。蜀山奇,望八极,祁连天山坐相望,昆仑唐古横断西。龙山分列江河措,经纬纵横华夏依。山拱河卫形不尽,山依河倚势无圻。万屹千岏争攘攘,千崷万岘拥熙熙。天高地远连六合,深形大势八荒弥。白云深处倾玉帘,山径危绝挂天梯。千林怪木击风鼓,万丈嶰壑响鸣镝。仰望雄山不见天,俯视云林莫知底。

  日月合易,象在龙天,天予华夏,富诸龙山,其时至中华,气象伟万千。铁嵴(骨)万里根盘(牢)地,绿甲千旬气弥天。险峰直上,群岩叠悬,壁立雄嶂神斧削,插天奇屹(峰)仙剑寒。岠(山)中仰视遮高天,遥观青翠叠重峦。风云万岭浮天际,光雨千溪落地渊。崇嶟气激嘘长啸,巇峪潮生泛疾漩。虎吼熊咆林间纵,鲲腾蛟跃浪中翻。庸人远望已胆颤,壮士临之乐登攀。

  传说伏仙草、栖猛兽,藏异果、远尘凡。巨鲲自觉虾蟹小,雄鹰当看燕雀低。深潭无波隐蛟龙,任人垂钩下网捕鳞虫。仙猿尖啸穿云林,目难追兮树森森。时见苍鹰搏狐兔,又几多险涧跃猛虎。

  峻拔雄山接海日,浩荡高风贯寰宇。龙山雄伟势腾天,鲲流滔滔汇海去。地陷东南水流补,天倾西北山为柱。万年凝雪披白玉,千秋木落飞鸿羽。敬此青山高,爱此大江阔,大日迎我登顶来,长风为我廓天宇。千旬荡波映月轮,万里扬风摇海日(开海雾)。波流不可息,长风荡未已,我心归何处?

  我叩天门欲归去,诸仙纷言世悲苦。凤凰金台萧宜弄,麒麟玉阁书可读。捧日高标六龙行,量天振翼鸿鹄举。秋清云淡高风便,事业名山当自许。千劫万世谁成仙?仙人悲泪竟如雨。雨映林光千涧涨,风掠云根万峰浮。龙山腾跃势欲飞,霸世雄峰连天路。

  旧传海上有仙山,烟云轻渺虚无间。香花宝华如珠玉,青松扭曲若龙盘。海岛终为一隅地,雄奇正叹龙山前。岩际古松枝摩天,岫窟渐没失云烟。奇石嶙峋仙布阵,怪树舞风旗招展。隐隐洪钟松外传,霭霭云生峰不见。峙列雄峰遮断天,乱布云林迷仙眼。天风旋岚绝飞鸟,峭壁穿云跌虎豹,唯大丈夫可登攀。天渊精气混云岚,旭日磅礡千峰巅。仙花香传九万里,苍木耸霄绿藤悬。明月轮转过九天,九霄风贯忽然间。白云如海冰冻结,奇松顶雪意凌寒。

  秀峰入云三千尺,直接明月照琴台。

  峻列雄峰挂奇(巉)岩,仙云缭绕覆大千。龙山坐镇天地间,鲲河奔冲永不闲。

  绝岭遥遥缠复绕,万龙聚首共来朝。千秋万代有天骄。

  风来松海万重涛,雨落涧林千龙啸。中有仙人乐逍遥。

  读过《龙山》,各位有否胸怀境界大开,气象更新?中华的诗歌气象,若与强汉盛唐比,是否更强?

  比霸气?巨鲲自觉虾蟹小,雄鹰当看燕雀低。

  比更霸气?比皇家至尊气象?绝岭遥遥缠复绕,万龙聚首共来朝。

  比辽阔 浩大 霸气?峻拔雄山接海日,浩荡高风贯寰宇(可比下大风起兮云飞扬)。

  比杀气?壁立雄石神斧削,插天奇峰仙剑寒。

  比气象雄伟 光怪陆离?风云万岭浮天际,光雨千溪落地渊。

  比凶猛?时见苍鹰搏狐兔,又几多险涧跃猛虎。

  比奇诡 意志?白云如海冰冻结,奇松顶雪意凌寒。

  比雄浑 奇诡?天渊精气混云岚,旭日磅礡千峰巅。

  比经天纬地、镇压世界的雄伟壮志?龙山坐镇天地间,鲲河奔冲永不闲。

  比骨力?铁骨万里根扎地,绿甲千旬气弥天。

  其实,随便举一个在这首诗里相对不算很雄壮的“风来松海万重涛”,就足够去比拼盛唐了。《龙山》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奇迹,因为历代诗歌都极难做到连贯性的气象,而《龙山》连贯的长度更是前所未有。

  读者们能从一首汉唐作品中找到几联风骨气象雄绝的诗句来?

  被美称为“气象雄浑”的杜甫就不必考虑了,他的诗歌中,雄浑之气撑不过两联,就再而衰了,再过一联,就三而竭了,然后就是一片哀嚎。

  古人说杜诗“骨力雄绝”,只是相对一两联而言,杜甫的雄浑之气是很短暂的,撑不了几句。这一点,子居的著作《古诗小论》中的《谁才代表了盛唐》中举杜甫写早朝大明宫的“旌旗日暖龙蛇动,”上句还稍微有点气势,但也是一幅疲弱之态,下句“宫殿风微燕雀高”则直接脱轨了,竟用“安知鸿鹄之志哉”的燕雀来写国家早朝,而且还用了一个高字。所以古人嘲讽他“寒伧”、“卑贱”。即便他被一些诗人赞为“骨力雄绝”并推举为“唐人七律第一”的《登高》,也一样气息难继。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首句“风急天高猿啸哀”虽然带着一股哀气,气象总算是有的。但下句“渚清沙白”就接不上这股气了,变得比较平常。能称“骨力雄绝”的是他的二联。但到了三四联就变成一片哀音了。这是杜甫最大的特点,即杜甫的诗只有哀怨而没有风骨,试想,面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之气象的李白会怎样写?至于万里两字,初盛唐的诗人会写“万里请长缨”“万里觅封侯”“万里长征人未还”这样的句子,而不会去万里悲秋。没有风骨意志作支撑的杜甫只能悲秋潦倒。

  杜甫诗雄壮不久,屡受古人诟病,“如清末王礼培《小招隐馆谈艺录》:少陵七律发端高挹,结束稍落缓弛,明者自能辨之。尚不若摩诘之能发皇,首尾匀称。如“花近高楼”、“风急天高”二首之唤起,何等兴象?试问“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能无头重脚轻之病乎?若是者谓之游结,未极束紧、拓开两法之妙用。”(引自蒋寅论文)

  传说中诗歌里的一气贯注(不太了解诗的读者可以听听李娜的《青藏高原》,然后自己唱一下,当你在高音那儿顶不上去了时,你就明白一气贯注的感觉了),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到的,即便是在一首律诗里,杜甫都很难做到,就更别说长诗了。哪个诗人不想让自己写出“气象雄浑”“骨力雄绝”?但这却是一种高难度的创作。想想杜甫的七律,都找不出一首能一气灌注的雄壮诗作来,对比一下这一首诗有多少句?所以大中华的气象,是远超盛唐的。

  唐朝的气象,要看初盛唐成名的诗人们,如边塞诗人高岑等。一气贯注,李白等人是能做到的,但他一首歌行或古风里,能不能有四五联做到气象雄浑?即便有也是极限了。若说更多,相信读者们也是找不出来的。《龙山》不光一气贯注,还做到了一气恒强。李白可以一气贯注,但也做不到一气恒强,所以《龙山》事实上是中国诗坛的一个奇迹。这不仅是王子居与李白的个人比拼,更是大中华风骨气象与盛唐气象和强汉风骨的比较。

  杜甫的诗不过两联雄壮,就算盛唐最强大的李白,其诗也不过数联雄壮,而且往往也不免在结尾处有郁郁哀音,如果一定要说诗歌气象是国家气运的表现,那么盛唐自安史之乱盛极而衰,恰恰应着唐朝诗歌很少有一气贯注到底的雄浑气象。相比这首诗的一气贯注到底、一气恒强,并且是风骨、气象、意志的合体,读者们可以试想,我大中华的气运如何?

标签: 2020很潮很独特的霸气句子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