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觉得,网络世界不是现实,
在网络上出言不逊、“口吐芬芳”没什么大碍。
殊不知,网络上骂人也是要赔钱的,
而且还不便宜。
近日,青田一名男子因为在小区群里用侮辱性词汇骂物业管理人员,被法院判决公开道歉,并赔偿伤害抚慰金1500元。
事情要从小区电梯故障说起。今年7月6日下午,该小区里一台电梯出现故障停止运行。物业管理人员周女士得知后,立即联系了电梯公司人员过来维修,电梯很快就恢复使用。
(陈某6连“口吐芬芳”)
原本就是一件小事,可当天半夜,业主陈某却觉得电梯故障是物业管理人员没做好,便在业主群里发语音辱骂周女士,用侮辱性词汇对其进行人身攻击。
(其他业主纷纷劝阻)
因为话骂得很难听,很多话语让小区业主都觉得不堪入耳,纷纷劝阻陈某,但陈某还是继续“口吐芬芳”。
物业管理人员
周女士
“太伤人了,因为这通辱骂,我两天没吃下饭,整个人都要崩溃了。”
周女士要求,陈某在群里道歉,可是陈某根本不理会。周女士忍无可忍,将陈某告上了法院。
青田法院审理后认为:
被告陈某在业主微信群内对原告周某进行恶意辱骂中伤,且使用了明显带有人身侮辱、贬损性质的词汇,极易造成原告周某的社会评价降低,侵犯了周女士的名誉权,故依法判决陈某向周某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1500元。
普法小贴士
“网络社交活动不能为所欲为。”该案主审法官表示,公民的名誉权受法律保护,微信、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并非法外之地,公民在网络空间开展社交活动时,同样需要遵守法律法规,不能为所欲为、不加节制。
如果在微信群、朋友圈等网络空间里损毁他人名誉,构成侵权,同样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陈某图一时“爽口”,侵害了周女士的权益,
等待他的,自然是法律的惩罚!
那么,在网络上发言,具体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这些内容一定不能发!
1、谣言
在未掌握真实情况前,一定不可盲目散布、转发谣言。对未经核实的信息,不要随意转发,更不要故意“杜撰改编”,否则,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对故意传播、散布谣言信息的,公安机关将依法严惩。
2、骂人
如今,微信朋友圈就像是我们的“日记本”,记录着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越来越多的人会在微信朋友圈上分享开心的事、吐槽不爽的事…….但如果你在微信朋友圈里骂人,那可是会给自己惹来麻烦的。严重时,甚至构成违法行为。
这些少在朋友圈晒!
很多人喜欢随手拍照发朋友圈,但是,不少人没意识到,这些行为会间接泄露了个人信息!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很可能造成财产损失,甚至危害自己和家人人身安全。
1、身份信息
很多人喜欢在朋友圈晒车票、护照、飞机票等,但这些票据上的二维码或条形码都含个人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借助特殊软件,便能轻易读取。
外出时,日程安排、行踪等信息不要泄露,不然容易让他人钻了家中无人的空子行窃。外出期间,能够显示姓名、身份证号的车票、护照、飞机票等,尽量不要“晒”。
2、具体位置
微信上的“所在位置”功能,可以跟朋友分享你在哪儿,但如果你旅游、出差了的话,也等于告诉别有用心者“这人不在家”,为他们创造了条件。
3、孩子照片
“陌生人叫出孩子名字搭讪”的新闻屡见不鲜,不法分子很可能是通过父母的朋友圈知道的。家长发布孩子照片、文字记录时,无意间会泄露孩子的相貌和姓名。
家长晒孩子照片时需留个心眼,最好不要将孩子的姓名、固定行程、就读幼儿园等信息发布在网上;或者限制一下分享范围,以分组的形式只分享给亲人看。
除了孩子的照片,全家福也尽量少发布在朋友圈上。一旦泄露家庭成员信息,容易给不法人员创造行骗、行窃的机会。尤其是老人、小孩的信息,更要注意保护。
安全小贴士
在这里,小编再告诉你一些小方法,营造一个安全的“朋友圈”:
1、关闭“附近的人”的功能,让别人难以定位你的位置信息;
2、关闭“通过QQ号、手机号搜索到我”的功能,慎加陌生人,加好友时最好面对面;
3、关闭“隐私”中的“允许陌生人查看十张照片”功能,不给陌生人偷窥自己信息的机会。
记者|俞文斌 通讯员|青法宣
部分内容综合新华网
标签: 骂人超狠超难听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