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到“心”,赢得客户的关键在这里——

哈哈库 77 0

从“事”到“心”,赢得客户的关键在这里——

谈成订单有多难?一位销售人员这样感慨:谈客户就像谈恋爱,关心少了,怕对方跑;关心多了,怕对方烦。很多企业也不是不想做到“以客户为中心”,但有的时候,你对客户的“好”似乎反而会引起对方反感,甚至将之吓退。

为什么会这样?怎样才能给予客户恰如其分的关爱,并赢得对方的尊重与信任?对于这点,我们需要明白的是,“以客户为中心”也分为许多层次。(以客户为中心,真没那么容易)

01

以工程师为客户设计一把椅子为例,工程师想做出让客户坐着舒服、感到满意的一把椅子,但客户对椅子的需求描述模糊不清,因此只能靠工程师自己去体会对方心中的“无声呼唤”。这时候,可能会有以下四类情况出现:

第一类工程师:得过且过。他虽然听到了客户的诉求,但并未装在心里,甚至觉得客户的诉求是不适宜的,所以他还是基于过去的习惯、标准设计产品,认为普遍就是“好”。如果满足客户需求是5分,那这类工程师也就刚刚达到了3分。

第二类工程师:脚踏实地。他会认真思考客户的诉求,想方设法地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出让客户觉得还算舒适的椅子,达到5分。

第三类工程师:德才兼备。他会用心体会客户的渴望,观察、研究客户的生活和工作习惯,了解对客户来说最重要的价值点。这类工程师做出的椅子可以赶超客户期望,能够达到10分。

第四类工程师:厚德载物。这类工程师心明眼亮,他能深刻体察客户内心,做出来的椅子不仅坐着舒服,与客户最看重的价值点相匹配,还可能外观也好看得很,让客户感到说不出来的好。这样的设计值得打出30分乃至更多。

从3到30,分数的成倍增长,意味着客户满意度和信任感的大幅提升,而在这背后,体现的是从“事”到“心”的逐渐转变。同样是想让客户满意,分数低的工程师在“产品”上打转,是在“事”上对客户“好”。

02

企业在“事”上对客户好,主要表现为“以产品为中心”,不断优化产品性价比,为客户提供更多有形价值。诚然,想要让客户感念你的好,提高产品的有形性价比是需要的。然而,如果只是秉持“产品好,企业就好”的经营理念,那说到底绕了一圈,还是回到了“以企业为中心”。如此发心,必然无法真正与客户建立心与心链接。

所以,企业想要赢得客户,制胜关键是在“心”上对客户好。以美容行业为例,分享一家企业的真实故事:

这家企业有位回头客,先后有两位美容师为她服务。前一位美容师工作已有十年,技艺水平高超,但她有次在服务时说了这么一句话:我现在用仪器给你做的这个项目,正常10次就要4000元,你自己花几百块办的卡,都不够几次洗脸用的,你看你找我多划算啊!这句话表面来看,是美容师在客观叙述自己为客户提供了超值优惠,但这份对客户“好”的背后,却是对自己的标榜和对客户的不尊重,对方听了自然不会舒服,因而在结账时无论美容师再怎么滔滔不绝,她也绝不多充一分钱。

服务这位客户的第二位美容师,是一位刚刚工作两年的小姑娘。在做每一项服务之前,她都会告诉客户这个产品接触肌肤时是凉是热,让对方心里有准备;每完成一个步骤,她都会在客户开口要镜子之前,把镜子递到对方眼前,让其察看美容效果……以心换心,这位客户十分喜欢这位美容师,疫情过后,她觉得美容院这段日子着实不易,就想让这位美容师能多拿一份提成,于是最后办理了她名下的服务项目。

也许,全心全意以客户为中心的心念,第一位美容师在工作之初也曾拥有,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份淳朴渐渐被功利之心所沾染,客户也随之与你渐行渐远……

如何回到最初的美好?阳明先生言:“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今天我们学习中华经典,正是遵循先贤教诲,躬身自省,去除心上杂质,回归心之纯粹,人生之路便能越走越开阔、越来越顺畅。

一个人从“心”上对他人好,能够成为值得他人托付之人。

一家企业从“心”上对客户好,可以成就卓尔不群之事业。

标签: 让顾客心动的句子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