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所到,家长残废,老师瘫痪

哈哈库 92 0

作业所到,家长残废,老师瘫痪

2月23日,国家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一条要求在舆论上引发热议——不得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

事实上,家长们已不堪其苦,教育部这一要求,证实了家长批改作业的现象普遍存在。

犹记得半年前那位因高喊“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引发热议的家长。他抱怨自己承担了太多本属老师的责任,还要昧着良心说一句“老师辛苦了”。“老师辛苦什么?教我教,改我改,是谁辛苦啊?”

作业所到,家长残废,老师瘫痪

然而老师的确辛苦,学校里越来越多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活动,弄不完的资料,如少林龙爪手,天天锁喉。如果加上批改每一个学生作业的任务量,他们几乎就不用睡觉了。

所以家长退群,老师也很想退。非不欲也,是不能也。在家长日益增多的舆论抱怨之下,老师也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反弹:“老师不是人吗?”“到底是谁的孩子?”

这场没有硝烟的大战,尚无竟期。

被“玩残”的家长2019年夏天,云南的涂先生送儿子上一年级,第一次家长会,班主任要求家长辅助孩子完成每天作业。“怎么个辅助?说是监督检阅,其实何止如此。”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每天的作业都要求家长先改一遍,如果没按要求或未批改完,家长和孩子都会在微信群里被“点名批评”。

让涂先生最头疼的,还不是监督孩子写作业,而是数学老师的新花样:请家长出题。

作业所到,家长残废,老师瘫痪

来自网友的吐槽

一年级的孩子识字不多,老师建议出题最好用图画。“这一点就可以逼疯一批家长了。”

涂先生称,随着孩子年级增长,开始做算术题,但有的练习册没有标答,他必须自己亲手全部算一遍,才能判断孩子对误。“每天数学改完就只能葛优瘫了。”

涂先生总算理解,为什么孩子班里有的家长选择了专门辞职在家带孩子了。“以前觉得他们夸张,现在,我觉得每天上班倒是轻松点。”

自从孩子上小学以来,单亲妈妈邵薇就告别了工作上所有出差、加班和应酬。“因为要批改作业”。

语数英,看上去只有三项主科,但光是语文预习就分成十几个板块,包括课文熟读、分段、背景资料搜集、生字认读等等,家长监督完成的标准签字样是:“已分段,已标注生字生词,已完成预习单,已熟读,已预习。”

基础预习工作还是小事,更让邵薇抓狂的是阅读理解与作文也要求家长批改。邵薇是理科生,对文章理解、词句运用并不在行。“虽然是小学一年级,也不能乱来吧?”

她只能尽力指正错字与病句,感觉自己尽心尽力,且做到了能力范围内的最好。直到一次开家长会,老师拿出几份作业来树榜样,邵薇一看,好家伙,有些家长在孩子两百字的作文后面又洋洋洒洒写了几百字,表达自己的看法、感想。“我一看,完败。”

邵薇慨叹,家长也内卷,卷的是帮孩子改作业。

她的情况还算好的,有的家长欲哭无泪,自己小学都没念完却要硬着头皮给孩子批改作业。有些学生的监护人是留守老人,更是大字不识几个。

2020年10月,西安翠华路小学一名五年级学生家长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称,长期以来,老师都要求家长批改作业,“今年新班主任居然对家长批改作业的对号怎么打都有了要求”。

作业所到,家长残废,老师瘫痪

西安翠华路小学一名五年级学生家长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称,老师要求家长批改作业

该家长还称,老师甚至在家长会上明示“批改作业就是家长的职责,老师不是孩子学习的第一责任人”。家长在留言中对此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及不解:“老师这样做真的履行好自己义务了吗?”

多数情况下,家长并不反感“批改作业”本身,而是对“家长批改”可能产生的结果心存怀疑。

郭女士是南京一所公立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家长,她称,孩子升入高年级后,学习任务加重,老师也提出要求家长检查孩子作业。后来她发现,只要家长在孩子作业后面签了字,老师就不看也不改了。

在班级群里按要求拍照发批改情况时,老师通常都只回复一个“OK”,“多半句都没有的”。有几次,郭女士甚至故意把做错了的涂色题拍过去,“这种一目了然的,改不了”,但老师也从未发现过。

郭女士气结,索性不再看、不检查,也不要求孩子订正了,然后在签字的时候特地注明:“家长仅监督完成,未检查正确与否。”

作业所到,家长残废,老师瘫痪

《奇葩说》截图

同班孩子的家长中,有人不理解她:“这又是何必?像是在跟老师抬杠。”也有人表示佩服郭女士的勇气,自己不敢,怕老师有意见。

有一些家庭作业,本意就不是为了巩固知识点,却仍然把学生家长都折腾得苦不堪言。比如,一种从十几年前延续到今天的古老手段——罚抄。

某种程度上,抄写的性质更接近体罚,不论是抄写错题、罚抄公式,通过最简单的机械重复,加深笔头和心理的印象。

作为一名三年级学生的父亲,建国没有想到,自己竟会在帮孩子抄题上“耗尽气数”。老师不但要求家长批改作业,还希望家长监督孩子抄错题,前一天的作业错一题,第二天就抄10遍。

“如果作业少,抄10遍也无所谓,我们小时候也抄。”

“今天的小学生,作业量实在太大了。”当天作业都做不完,开始抄的时候已经十一二点了,“该休息的时候去抄错题,不得崩溃吗?”于是,身为家长的建国干脆直接用喵喵机(一种简易家用小型打印机)把错题复制粘贴,节省时间。

“很多家长估计连打印机都搞不定,不是没钱,是操作搞不懂”,建国叹口气。“现在的教育,对孩子,对家长,都是个考验。”

老师是不是人?家长的苦是真实的,抱怨也是真实的。许多家长会回忆自己读书的年代,那时候怎么可能要求家长批改作业?

症结就在这里,年代不同。现在每一个人,尤其是城市人,每天都忙得几近虚脱,家长们的苦恼,归根结底是缘于忙碌,如果一天没有多少事情,批改作业也算不了什么大事。

“每一个人”都忙碌,当然也就包括老师。

“老师也是人,一天只有24个小时,除去工作,他们不要自己的生活吗?”在深圳一所公立小学二年级同时担任语文教师和班主任的胡希忍不住发问。

胡希今年30岁,未婚,家乡在广东某二线城市,在深圳辗转3所学校工作近10年后,她形容现在的自己是“30岁的年龄,40岁的身体,60岁的心。”

在学校里,所有年级的老师,不仅要管教学,还有开不完的会,策划不完的活动,“做不完的杂七杂八的资料”。尤其是班主任,一学期下来,天天忧虑的反而不是学生成绩,而是学生的安全、心理健康等问题。“每个学生的情况都面面俱到,实在是有心无力”。

同校的实习教师露露,更在入职半年内颠覆了自己心中对教师这门工作的多年幻想,听课培训、参加评比、安全教育活动,策划校庆……每个月至少有不下20项活动,而对实习期的年轻教师而言,这些事项一个都不能错过。

她不得不产生怀疑:教师的本职工作,到底是不是教学?

站在家长角度,这个问题就是:教学工作,到底谁来做?

谁都无法抽身,家长一方主动抱怨,老师也会产生心理反弹:“到底是谁的孩子?”

冯楠在贵阳一所公立学校小学部做了近三年班主任,在她打过交道的家长中,有两种类型令她印象深刻。

一种是态度十分谦虚,甚至是谦卑的,每当老师向家长反映学生情况,他们就会客气地拜托老师“多费心”,原因是家长自己没什么文化,不懂教育。

另一种则是主导心很强、教育理念以严厉为主的家长,他们对学校教育的强度,往往谈不上满意。比如冯楠班里一个女孩的妈妈,职业女性,40来岁,当冯楠拜托家长回家批改作业时,那位家长不仅如数完成,甚至检查批注得比老师都细致,回过头,还向其他家长抱怨:“现在的老师责任心不强,作业布置得不够多,检查得也不仔细。”

“这两种家长放在一起,你能说他们谁不爱自家孩子吗?”冯楠苦笑,“当然都是爱的,只是方式不同。

作业所到,家长残废,老师瘫痪

《奇葩说》截图

在竞争愈加激烈,无处不“内卷”的大环境下,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双轨似乎不太能像理想中那样并行不悖,而是共同塑成了一座大山,老师、家长、学生,无一能从压力中幸免。

作业与考试的意义,从来都不仅仅是题目上的红勾叉。老师与家长,本是统一战线,而不该是对立面。家长抱怨老师不负责,老师抱怨自己任务多时间紧,实在有心无力,各有各的苦,却互相难以理解,逐渐倾向网络引战。

“你家长希望孩子好,老师也希望啊。但大部分行外人不知道,学校布置的很多乱七八糟的活动,都不是老师的本意,老师也不想增加这么多额外工作的,但学校和领导要求,你能怎么办?”河南郑州,一名小升初毕业班教数学的班主任梁欣如是诉苦。

一个不可否认的趋势是,这些年整个基础教育大环境下,学生面临的升学压力越来越大,家长的期待越来越高。“一节课需要消化的内容越来越多,带回家的作业是不可避免的。”

梁欣隐晦地表示,如果真按照教育局规定,早在几年前,就有不少地区教育局明文要求小学“不允许留家庭作业了”。但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为了考试和升学率,老师们还是会主动选择“顶风作案”。

作业所到,家长残废,老师瘫痪

辽宁省教育厅印发《辽宁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管理“十要求”》的通知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谁批改作业’的问题”,梁欣说,“我们教师的初衷,大都是希望家长能更多的参与,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配合发挥作用,而不是被喷为啥老师不干让我干?”

入校一年半的年轻教师罗颖表示感同身受,她每天早上七点到校,一周四天晚上守晚自习到9点,备课只能留到10点回家以后。除此之外,学校事务又多又杂,除了每周至少一次、每次两小时以上的开会,还经常为了应付各级领导的抽查,准备资料到后半夜,“现在一听到开会两个字就浑身发抖”。

“还是多为娃想想吧!”这不止是她一位老师,或哪一位家长单独的心声。

作者 | 南风窗记者 肖瑶

编辑 | 黄靖芳

排版 | 翁 杰

标签: 拜托老师多费心的句子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