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皆苦啊!释迦摩尼佛成道以后第一次讲法,说的就四圣谛:苦、集、灭、道。谛,就是真理。四圣谛,就是这个世界上四条真理。而在四圣谛中,苦又排在了第一位。可以这么说,佛讲的第一个字就:苦。
谈这类的问题咱们必须要明白一个基础:信佛的目的是什么?信佛的根本目的就是:离苦得乐。从苦中脱离出来,获得快乐,这是信佛的目的。可能有人会说:你说这不对,信佛是为了发财,信佛是为了身体健康,信佛是为了长寿,信佛是为了家庭和睦......你为什么要发财?因为发财你就快乐了。你为什么要身体健康?因为你身体健康了,你就快乐了。你为什么要长寿?因为长寿你就快乐了......所以归根结底,信佛是为了:幸福、快乐。
所以离苦得乐是一个逻辑问题,你得先了解人生的种种苦,你才能有动力想脱离这个苦,再去追寻快乐。问题是你要是不觉得苦呢?这就很麻烦。这个人要是觉得自己已经很快乐,自己现在活的很幸福,你要他信佛,那就是千难万难。
我信佛,因为我身体不好,总有病。说人生是苦的,跟我不用说太多,我自己就是这样认为的。
如果说众生皆苦显的很酸文,咱们也可以换成现代一点的话来表述:人,在这个世界上,终究都是弱者。
你要是觉得自己很牛,很了不起,谁也不服,那让你信佛也是难。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实际上在娘胎的时候就有风险,出生,就是一个生死的关口。尤其是过去,医疗条件差,生孩子,死人是常事。出生了,需要别人的照顾,稍不留神,就出意外。有多少孩子是活不到成年的?我初中的小同学,光溺水死的就得有4、5个。小学就有出车祸死的。那种生死无常的感觉......人活一辈子,不生病的很少。再风光,你也得一天天的衰老,我们也都会面临失去亲人的痛苦,最终,再牛,你也得躺在床上艰难的咽最后一口气。精神境界要是上不去,去医院溜达两圈。尤其到了四五十岁,火葬场每年都得去个一两次,每一次出来人生感悟都不一样。
躺在床上不能动的时候,最终我们都是这个世界上的弱者,无奈,众生皆苦。
周伯通给郭靖讲那个谁也躲不掉的瘟疫,在老、死面前,强悍如明教法王、黄裳、王重阳也都是弱者,谁也逃不掉。
这些苦,每个人都要经历。就像有很多富豪也烧香拜佛,为什么?怕失去!怕失去财产,怕失去生命。终究都是弱者。
苦,是佛教的切入点,所以越能体会到人生的苦,就越容易接受佛教。而五代十国的乱世,无疑是老百姓最苦的时候。仔细的读历史你就会发现,中国古代的老百姓,其实很难称得上是“人”。在统治者眼里,他们就是猎物,是一茬茬被收割的韭菜。统治者一句话,成千上万的老百姓稀里糊涂的命就没了。不知道因为啥,不知道自己是咋死的。这些老百姓绝大部分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为啥要死。穷凶极恶的时候,他们还会被当军粮被吃掉。
古代的老百姓本来就苦,而五代十国又是苦时代中的苦时代,是几千年里,老百姓最苦的时代。也就自然成了最容易接受佛法的时代。
咱们可以假设一下,你穿越到了那个时代,路边一个老妈妈在哭,她家的房子被烧了,粮食和钱都被抢走了,老头和儿子全被杀了......你就在她身边,你能怎么办?我告诉你,你没有办法解决任何问题,只能是安慰她。她是不是人?她有没有灵魂?她痛不痛苦?她需不需要安慰?
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把宗教设定为“假”的。你完全可以认为宗教只是给别人一种心理上的安慰,而且它还是虚幻的心理安慰。但是,在五代十国那样的年代,老百姓能获得一丝虚幻的心理安慰已经是不错了。统治者帝王将相,乱军强盗是连安慰都不会给老百姓的。
有的人丈夫死了,有的人儿子死了,有的人父亲死了......这都是无法挽回的事情,你除了给他一点虚幻的安慰还能做什么呢?老妈妈呀,你儿子死了,他是去天堂享福去了。你好好的念阿弥陀佛,以后你也会去天堂,还会再见到你的儿子......你除了这么做,又还能怎样呢?
所以宗教又叫终极人文关怀。越是动乱的年代,越是痛苦的年代,老百姓就越需要心灵上的抚慰,哪怕只有一丝,哪怕只是虚幻的......希望。这些东西,通常是英雄豪杰、文臣武将给不了他们的。在这些人的眼里,老百姓只是他们竞争的奖品。乱世,宗教是老百姓最后一丝希望。是他们亲人死去的时候乃至自己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看这个世界最后一眼的时候,剩下的最后一丝光亮。所以不独佛教,世界上其他宗教的普及也都是从老百姓苦难深重的时代开始的。越痛苦越无助的时候,信仰宗教的老百姓就会越多。
就像朋友家有亲人去世了,你去串串门,安慰他几句。实际上这不解决任何问题,不会让死者再活过来。但会让人“心”获得安慰和温暖。
我是一个“人”,有灵魂,有情感,有人性。
我是这个世界上最底层的老百姓,面对这个世界,很多时候都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标签: 佛说人生感悟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