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多年前的一天傍晚,大诗人李商隐登上长安城著名的景点乐游原,望着渐渐下沉的红日,他有感而发,写下了一首著名的五言绝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佳作,有人认为它抒发了对美好事物转瞬即逝的感叹,有人从中读出了人生短促的伤感,犹如南唐李璟“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句中的美人迟暮之叹,也有人以为诗中透露了对国家时局的担忧,哀叹唐王朝的日薄西山。
到底哪一种理解才是作者的心中之意呢?
不同的人自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欣赏诗歌,人人根据自己所需也许可以从中找到自己要得到的东西,就像鲁迅在谈到《红楼梦》时说的那样:“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我许多年前读诗的时候常常喜欢在自然意象上去动脑筋,对诗歌的理解仅仅局限于字句的表面。其实有的诗歌以表达优美的意境取胜,有的以情动人,有的却是表现深刻的哲理或隐晦的主题。末一种即所谓的“话中有话”,或者说是有潜台词,这时候诗歌的句子只是一具皮囊,是一个道具,这样的诗歌如果你不去仔细体会文字背后的东西就会流于浮泛,甚至不知作者所云为何了。
我最初读这首《乐游原》的时候也只是从意境入手。我设想作者站在高高的原野上,放眼西望,一轮红日冉冉下沉,就像泰戈尔说的太阳像守财奴一样就要吝啬地收起他的最后的金子了。也许读诗句的时候你的脑海中会出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句子,也或者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总之那意境是美极了,妙极了,自己说不出可是被作者写出来了。可是现在想来,作者在这首诗中是否别有所指呢?试想,作者生活的那个时代正是李唐王朝走向没落的时候,当时藩镇割据,军阀混战,大唐王朝再也不是开元盛世时候的气象了。作者空有一腔抱负却无法施展,同时他又生活在牛李党派相争的夹缝中,他的境遇必定是尴尬的,难言的;他的心情必定是郁闷的,无法倾吐的。他在心境不佳的时候选择一个傍晚独自登上乐游原,本是想散散心的吧!可是,当他看到红日西坠,满天晚霞,也许他又受到了另外一种触动吧!难道他展示给读者的仅仅就是一幅优美的自然之景吗?他没有联想到正在走下坡路的晚唐朝廷吗?再说,自己已年近半百,却万事蹭蹬,眼看着人生最美好的岁月就要过去,面对此景怎不会忧从中来呢?他一定是想到了这些的,他一定是把如此复杂的情感融入这短短的二十字中让后人去体会了。
记得宋代大词人辛弃疾在他的一首著名的词《摸鱼儿》结尾这样写道:“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本来全词表面上看从第一句“更能消几番风雨”一直到结束似乎都是在伤春写景,可是宋孝宗读了这首词之后心里却是老大不高兴,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觉察出了辛弃疾的这首词表面文字后面的东西,他觉得这首词话中有话,有所寄托,这有点像今天的象征手法,宋孝宗感觉到他这“斜阳”、“断肠”是有讽刺偏安一隅而不思进取的南宋王朝的嫌疑的,而这种含而不露的手法和隐射让他不爽。如果是放到清朝时期,像写出“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这样句子的人都要被处以斩刑,辛弃疾恐怕要大祸临头了。好在当年归为太上皇的孝宗皇帝没有在这件事上跟辛弃疾较真,算是放他一马。在当代,记得当年任文化部长的王蒙先生因为曾写过一篇《坚硬的稀粥》的小说还被认为有影射老人家的嫌疑呢!辛弃疾看来还是比较幸运的,而对一首诗歌旨意的理解也确实是有讲究的了。
其实,说诗歌有“象外之意”、“言近而旨远”是人们从理解中国诗歌的老祖宗《诗经》上就开始了。人们对《诗经》三百零五篇的第一篇《关雎》的主旨就存在很大争议,今天人们一般认为这首诗是当时的爱情歌曲,是表现男女之情的恋歌,所以那位养在深闺的杜丽娘一读这首诗就春心骚动,想入非非了。可是古人却认为这首诗之所以放在三百零五篇的首位,是因为它是歌颂“后妃之德”的,虽然看来这有点牵强附会,但这种说法在古代却是占据统治地位的,几千年来古人都是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这首诗的主旨的。实际上,《诗经》中确实有不少诗歌是含有潜台词的,诗歌的含蓄隐晦的主题确实也需要读者去琢磨和体会。战国时代楚国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在他的抒情长诗《离骚》中就很熟练地继承了源于《诗经》的这种写作手法,他把自己以及心目中的君子比喻为香草美人,而把龌龊小人比喻为恶草臭物,“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之类的句子在诗中有很多。这足以说明认识诗歌的思想有时候确实是需要跳出诗歌的表象去挖掘那背后的东西,不能被作者故意使用的障眼法所迷惑住。
所以,像李商隐的《乐游原》和辛弃疾的《摸鱼儿》所表现的主题应当深入去体会,它们都是在字面意思之下隐藏着含蓄的黍离之悲的。而在遇到类似的作品的时候我们应该多一些思考,要从字内读到字外,千万不要得之形而失之神。
标签: 千古绝句最美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