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句诗引发的谋杀案

哈哈库 60 0

  花谢花谢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怜?...... 明媚鲜艳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这是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在《黛玉葬花》段里所吟唱的诗句。其实这些诗句里的用词意境和情调也不全是曹雪芹本人所独创,早在千年前的初唐就曾有一位如林黛玉般的多愁善感.聪敏灵秀的少年才子——刘希夷就己吟唱出如此这般凄婉感伤的闲愁,这就是初唐待人刘希夷的那首流传千古的(代悲白头吟),其中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是一句千百年来大多中国人都耳熟能详.吟咏传颂千古的经典名句。只是大多数人对这位诗作者和这诗的创作背景以及由这首诗所引发的令人惊心动魄的谋杀案可能还不太了解,很难想象,这句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经典名句,竟让它的诗作者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刘希夷,字廷之,【一作庭之】汝州(今河南汝州)人,唐高宗上元二年进士。他年少时就颇具文华,且善弹琵琶,其姿容俊美,喜饮洒,性情温雅,洒落而不拘常格。其诗好依古调,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辝意柔婉华丽,情调多沉郁感伤悱侧,应属于婉约性的诗人。

  相传在千年前的一个暮春时节,诗人刘夷希到洛阳东城踏春赏花,他眼前的东城处处是一派桃红柳缘.群芳争艳.芳香四溢.春色怡人的繁华醉人景象,那满眼满目的桃花李花争吐芳菲.恣意绽放,迷人的景色令人目不暇接.心旷心怡,这大椵正应了那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的诗意了。正在他流连于这满目艳丽的花海之中沉醉不己之时,一阵微风徐徐掠过,他蓦然发现,方才还在枝头美丽绽放的一些桃李花辩一瞬间竟如天女散花般的落英缤纷.从枝头纷纷翩然而下,诗人心头顿时一惊又一沉,生出满心的困惑,这美丽的花朵怎么这么弱不经风?为什么美丽的事物总是这么脆弱不堪?正在此刻他又在离他不远处看到一位白发苍苍老翁,也在这花海中似有所思的留连,他衣物陈旧.行动迟缓,走走停停,衰弱的身体似有所不支。诗人不知不觉离开了人群,一直跟在老者的背后而行,观察老者的一举一动。在这满目妍丽烂漫的花丛的映照下,老人那满头的苍苍白发和衰钝体魄显得是那么那么的刺目.那么的无助.那么的落寞.那么的凄凉无比,他想象着昔时他也应是一个翩翩的红颜少年,而时光却把他变成了如今的这般沧桑模样,他的今天难道不是末来的我吗?想到此他的心像坠入深井般的沉重凄寒,他又联想到这些花枝上飘零的落花,明年春天这些花枝又会开满同样鲜艳玲珑的花朵来,而这位老翁却再也无法返回红颜少年的光景了啊!他脑洞瞬间灵光一闪,有两句诗似水到渠成般自然而然从他的口中吟诵了出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当诗人饮诵出这两句诗的时候,他自己也被自己这两句自然天成的诗句给惊到,这简至是神来之笔,浑然天成。得此妙句,他已无心再去赏花了,就匆匆的归至寓所,把这两句诗写了下来,又用不大功夫,一首脍炙人口.名传千古.令无数灵魂为之震荡的名为(代悲白头翁)的诗作便从他脑海中跃跃然浮出,浑然而就。诗成后,他兴奋异常,在口中反复循回的吟唱不休: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 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 惟有黄昏鸟雀悲。

  在这首诗里,他通过以虚拟的洛阳女儿的视角和口吻抒发了对韶光易逝,红颜易老,富贵常的感慨,对白头老翁经历的深沉怜悯同情,揭示出自然永恒,而人生短促的深刻哲理,充满了浓厚的感伤情绪。其“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诗句更是为千古绝唱。看似直白易懂却蕴含着由具体形象升华抽象的哲学意味,表现出花开花落还复开的循环无限而人生青春却不可往复徒然无奈。充满了浓郁的感伤情绪,但也并不颓废,体现出他对宇宙人生的深沉思考。这首诗构思精巧.语言优美.音韵和谐流畅,情与景完美地交融在一起,自成一种清丽婉转,绵长悠远的风格,可说是曲尽其妙,堪称初唐诗坛上的一朵光彩夺目.清香袭人的艺术奇葩,对后世的文学史产生了深刻悠远的影响。如在(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葬花词中的一些诗句里,曹雪芹就毫不掩饰地从中吸取模仿了此诗的凄美悲婉的意境情调甚至词语,于此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就在刘希夷还在兴奋痴迷的吟诵品赏自己的新作之时,他的舅舅宋之问前来造访。宋之问当时己是一位远近知名的大诗人了,只要随便走进哪家的歌舞酒楼,就可能能听到有人在吟诵宋之问的诗,刘希夷一向对这位舅舅十分的崇拜,对他的名气也非常向往,只要自己有什么新作品,都会首先拿给这位舅舅看,请他对其点评指教一番。这次舅舅来访,他当即就兴冲冲地把这首才完成的新作拿给舅舅看,想请他指教一二。其实宋之问对这位外甥的诗作一向并不太看重,但是对做人诗歌点评家的感觉还是受用的。宋之问接过外甥递来的诗稿像往常一样漫不经心吟诵起来,可当读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句子时,他眼前忽然一亮,连声称道“妙句!妙句!”但随后神情又凝眉深思起来,嘴角微微地浮起一丝不易查觉出的笑意。他问外甥道“你做的这首诗,给别人看过没有?“没有,我还想再润色润色,只有你现在看过,还烦请舅舅给指教一二吧。”刘希夷回答说。他从舅舅的口气神色看出他对这首诗的激赏喜爱之情,心中很是得意兴奋。“那很好”宋之问似是放了心,接着他竟然向外甥提出一个十分荒唐的要求“你看,我虽早有诗名,但是你也知道,近些年我公务缠身,少有时间做诗写文,按说这样的诗句只有我的诗名才与之相配。你看这样行不,这首诗目前既然还没有被外人看到,就算在我的名下算了,你还这么年轻,又有如此的才华,日后定会写出更好的诗句。或者以后我要是再得了什么佳句,也算在你的名下如何?”刘希怡夷一时愣住了,他万万想不到他一向崇拜的舅舅竟然会向他提出如此荒唐无礼的要求,这不是赤裸裸的要剝夺他的著作权吗?“当然这诗我不会白要,我可以给你十两纹银,解决你生活上的困难”宋之问又说。又要用钱来收卖诗了,刘希夷哭笑不得,可是碍于上下辈分的亲戚关系,一时也不知道如何回答是好。但是转让自己的佳作于他名下是万万不可以的,踌躇了半晌,他才回答舅舅道“请容我再考虑考虑吧,钱都是次要的,你也知道我虽然写过许多的诗,可是至今没有一首能令我传名的佳作支撑,写出佳句着实不易,这首诗我还是想自己留着。”宋之问料想不到一向柔顺的外甥此时为捍卫白己的著作权会如此坚韧,顿时拉下脸来,口气也变的严厉了“你别不识相,我想要你的诗,是看得起你,你留下这首诗未必能流传开去,只有到了我的名下,这首诗才能流传后世,你再好好考虑考虑吧,但是这件事你不要对任何人提起,否则,你以后不会得到我的任何指教和帮助。”说完气哼哼甩手离去。刘希夷觉得这个舅舅可能只是一时的鬼迷心窍才会如此荒唐,对他的话也没太在意。隔天他在于朋友宴饮之时,乘着洒兴就把这首“代悲白头翁”的诗作向朋友们朗诵了,朋友们対此纷纷赞叹不己,尢其是那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诗句更是被友人们誉为千古绝句,必将留芳万世。

  夜宴后不久,《代悲白头翁》”便在洛阳城里盛传,刘希夷也因此有了诗名,当宋之问知道这事后,他恼盖成,対刘希夷真是恨之如骨,在心中竟然酝酿出一个恶毒之极的杀人夺诗的计谋。他假意为祝贺刘希夷的新诗成名,把他召喚自己家中,刘希夷还以为舅舅当时一时糊涂现在终于想通了,是有意在向他示好,以平复上次对他的伤害之举,以使他们关系和好以初,毕竟他们也是血脉相承的亲人吗,所以也高高兴兴去了。宴饮时,他们在洒桌前畅说欲言,相谈甚欢,洒过三巡,刘希夷便酩酊大醉了,看到已经醉倒在桌旁的外甥,宋之问朝事先安排的一个仆人使了个眼色说“天色已晚,外甥今夜就在这里安歇吧”仆人就将刘希夷背到客房的床榻之上。看到己醉的不醒人世的刘希夷,仆人搬出事先准备好的装满园中沙土的大麻袋包,猛的压在了刘希夷的头上,很快,这位风华正茂.才情非凡的初唐才子就这样身魂分离了。为了一首诗,年轻的诗人竞付出了生命的代价,27岁的生命如昙花一现,流星一瞬,给历史只留下一个凄惨伤感的背影。彩云易散,霁月难逢,实在令人悲叹惋惜不尽。这位聪颖执著.纯真美丽.富有忧郁气质的诗灵,他生前虽然思索出时光岁月对人青春生命的无情凋残,但是却没有洞察警审出有时邪恶人性对人的青春.生命和命运会造成更为残酷的戕害。但是正是因为这首诗引发的这个惨案,才让人们永远认识和铭记了这位美丽的诗魂和他这首震人心腑的千古绝唱。他虽然己仙逝了千年,但是他的诗和人却永远熠熠生辉地活在人们的心中。

  从刘希夷与宋之问之间这宗惨案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虽都是诗人,又都很有作诗的天赋,但是其人品格调却天差地别,其写诗的目地也不相同。刘希夷写诗只是纯粹的热爱,对此并没有其它企图,他25岁就进士及第,也算是国家当时的公务员,却无心仕途,在仕途上一直没什么起色,不像他的舅舅宋之问在官场上如鱼得水,平步青天,而对写诗则异常痴迷,但在诗的创作上口味风格都比较独特,当时流行讲究韵律的近体诗,他却偏爱写古体调诗,内容善写从军闰情诗,即以儿女情长为主题的诗,辞藻清丽柔婉,意旨大多哀婉缠绵悱恻,但其情调与风格又于初唐雄劲的时代潮流风不大合体,所以不太被当时大多的读者所重视,他为此虽感到沮丧压抑,但他依我故我,不改初衷,不曾去追波逐流。他一生落魄失意,郁郁不得志,他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失意惆怅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都融进诗歌里,写诗就是他志趣所在,也是他人生的宿命所在,更是他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追寻和追求。而宋之问之爱诗却不是那么单纯的,也许在开初也是出于一种本能爱好,但后来写诗就成了他立身扬名.谋求政治利益的企图,他因为诗才出众被武则天召入文化馆后,他便想利用自己的诗才跻身政坛.谋求上位。他甚至为了想成为女皇的男宠,竟然倾才华为武则天做了一首名为(明河曲)的示爱的情诗。,以表达他对女皇的热烈的爱慕。最后直抒胸臆:“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但因为口臭的问题而被女皇所拒。此时他已把诗歌作为实现自己政治野心的工具。如作是观,也就不难理解他会为了霸占一首好诗,不惜杀人害命的疯狂行径。

  宋之问虽也是初唐名动天下的大诗人,但他也是历史上秽行班班的文人,既无德行,也无节操。为了给自己谋求名利高位,不择手段,不惜卖身求荣,卖友求荣,虽然当时也都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他剽窃刘希夷的诗句一事,在全唐诗里竟然同时收录刘希夷的《代悲白头吟》和宋之问的《有所思》,两首诗虽然诗名不同,但是其内容却只有三字之差,这一事实证明他当时的剽窃阴谋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他一生虽机关算尽太聪明,最后也还反算了卿卿生命。落了个人神共愤.被赐死他乡的可悲下场,欠太多良心债终是要还的。李隆基上台后清算宋之问的历史问,觉得此人一向政治上投机.个人品质修为极为低劣,就干脆将他赐死于徒所,结束了他最后的生命旅程,也算是罪有应得。不论什么时候,人品永远高于才华,会做诗不重要,会做人才是根本。虽然都是个死,但刘希夷之死却流芳千古,而宋之问之死却遗臭万年!

标签: 千古绝句最美句子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