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人,能成大事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哈哈库 72 0

孤独的人,能成大事

  你是不是也有这样一种感觉,每次与成功失之交臂的时候,内心孤独荒凉。

  朋友少的时候抱怨无聊寂寞,朋友多的时候也总失落恍惚。人生这场戏,好像,总是一个人的独角戏。

  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曾在《人间词话》一书中写道: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其实,这三种境界说的是人的立志、奋斗和收获三个阶段。而人生的大事业,必须经过这三个阶段的磨练,才能获得成功。

  生活,有时候是需要我们在孤独中去经历的,而这人生的三种境界,也需要我们在孤独中去独自体会。

  1

  孤独,是你内心最强大的阵地

  这是一个盲目跟风的时代,从小到大,往往是看着别人家的小孩学什么,父母也让我们去学什么;别人做什么,我们也跟着做什么,生怕自己落伍。

  长大以后,工作、买房、结婚、生子的生活轨迹逐渐向我们逼来,在身不由己的命运安排下,你是否活出了自己喜欢的样子?

  所谓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内心的梦想需要你在孤独中努力攀爬,不是只有登上山顶才能放开眼界,那些在孤独中默默坚守的人,内心往往更为强大。

  听着一首《白桦林》,脑中回想起那个“格格不入”的朴树。从中学时代起,朴树就视音乐为自己的生命,初中毕业后,他就打算弃学,做一个音乐人。

  这可把作为北大教授的父母气坏了,无奈之下,朴树接着读书并考上了首都师范大学。

  可是,身在校园的朴树内心却极为苦闷,最终退学。

  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朴树时常跑到自家附近的小河边,弹起心爱的吉他一直唱到深夜。

  后来,朴树凭借一首《白桦林》迅速爆红,大江南北、随处都可听到他唱的歌。紧接而来的是各种奖项、名誉、春晚舞台、高昂的演出费。

  虽然成功的光环叠了一圈又一圈,但是朴树并不快乐,他受不了春晚的假唱、受不了娱乐圈的虚假、受不了这个世界的喧嚣。

  那一段时间,他又陷入了痛苦和焦虑之中,面对物欲横流的世界,他依然用自己孤独的背影去默默反抗着。

  突然之间,红极一时的朴树消失了,他躲了起来。

  面对亲友的担心,朴树说:“蛇在蜕皮的时候,会藏在一个连光线都没有的地方。”孤独的沉潜,正是为了蜕变之后的重生。

  如今的朴树,早已过了不惑之年,但听他的歌,依然还是少年的模样。但朴树却说:“不是我仍少年,是这个国家的人都选择过早地老去。”

  是啊,岁月催人老,但不会老去的是对梦想的追求与执著。生活压力大,但压不跨的是对信念的坚守与虔诚。

  有人说,梦想是一件奢侈品,那或许是你从来没有在孤独中去默默坚守过。

  没有“潜龙勿用”,哪有“飞龙在天”。《易经》的智慧也告诉我们,无论你想要成就什么样的人生抱负,都必须先在孤独的沉潜中韬光养晦。

  2

  奋斗,是你在孤独里的享受

  俗话说:“有志者立志长,无志者常立志”。

  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做事情只有三分钟的热度,今天打算去健身,没坚持一个月就主动放弃;明天决定去创业,遇到一点挫折就打了退堂鼓。

  时间一年年过去,自己依然是半途而废,一事无成。

  曾国藩曾说:“古今天下之庸才,皆以一‘惰’字致败”。人都是有惰性的,如果不能发长久的恒心,坚持地去奋斗,那么梦想只能成为空想。

  所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所有成功的背后,都是如苦行僧一般的努力。

  北宋名臣范仲淹少年时期在一所寺院读书,他发奋学习,一边干活一边苦读,常常读书到深夜,困了的时候就用冷水洗把脸,接着读书。

  后来范仲淹到南都学舍读书,学习更加刻苦,夜以继日,有时通宵达旦,以至于五年的时间都没有脱衣服睡过觉。

  不仅如此,范仲淹每日的生活非常简朴,简直是到了寒酸的地步。他每天只煮一碗粥,等到冷凝了以后,分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就着咸菜吃下。

  如此艰难的条件非但没有把范仲淹打倒,反而磨炼出了他惊人的毅力与吃苦耐劳的品格。

  而“苦心人,天不负”,后来范仲淹也终成一代良相,造福四方、名垂千古。

  古训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道理很多人都知道,但真正能做到的却不多。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我们面临太多诱惑,而要想放下安逸、挑战自我、实现理想,也唯有在孤独的磨炼中才能一直坚持。

  人生是一个人的长跑,虽然一路上有很多人会和你结伴而行,但没有谁能替你抵达终点。在这场旅途中,需要结伴,更需要独行。

  生命很短暂,为了不让自己在寂寞中老去,请好好享受孤独!

  3

  成功,是对孤独的一种答复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做任何一件事,如果过于在乎结果通常会把自己搞得非常紧张,患得患失,发挥失常。

  而那些从容忘我、身心放松的人反而能获得成功,这在考驾照的学员身上特别明显。

  做任何一件事,都需要我们清晰的目标、详细的规划、辛勤的努力和以及持之以恒的付出。但等到最后考验你的关键时刻,最好的状态则是把这些统统“忘掉”。

  全身心投入的极致就是“忘我”,只有忘我,才能与物同一。

  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在谈到他成功的经验时多次提到了“上天的启示”,所谓“上天的启示”,其实是稻盛先生在生产和科研现场全身心的忘我工作中所获得的灵感、这些灵感是偶然而又不可思议的。

  稻盛先生在初创京瓷公司的时候,有一次收到松下电子工业公司的订单,为了生产所需的产品它们需要研发合成一种叫“镁橄榄石”的材料。

  这项技术在当时非常困难,稻盛先生和他的团队经过多次实验也未成功,这让稻盛先生非常困扰,夜以继日地思索着解决的办法。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稻盛先生在经过实验室时,好像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险些摔倒。

  他低头一看,原来是工作人员在实验中掉落的松香。

  瞬间,像是灵光涌现一样,稻盛先生想到“就是它了”,他将松香作为黏合剂投入实验,结果获得了巨大成功。

  而这一偶然的灵感,在稻盛先生本人看来,好像是受到了神的启示。

  灵感的源泉往往在孤独的探索中涌现,在奋斗的人生之路上,走着走着,成功或许就在某个不经意间降临。

  《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过去发生的错误不可挽回,过于后悔和内疚只能活在往事的阴影里一直消极下去,这样的生活永远见不到阳光。

  未来的事情还未发生,过于担心只会自寻烦恼,让人不断地焦虑,把自己的生活弄得一团糟。

  而时间不曾片刻停留,现在的心念也是处于无常的变化中,我们唯一能够把握的只有当下的思想、言语和行为。

  世间所有的成功,都是从专注当下开始、在专注当下奋斗、于专注当下收获。

  《人间词话》里,成大事者的最后一层境界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正是只问耕耘,莫问收获,结果自然水到渠成。

  人生,何尝不是带着孤独的背影出发,在无数个日日夜夜里独自打磨,熬到最后,突然在某个不可知的当下,遇见了心中无法割舍的梦想。

  大气之人,必有大境界;慎独之人,必有大格局。

  人生三境,需要你在有生之年去好好珍惜。


标签: 励志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