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倒诗人于坚

哈哈库 27 0

  打倒于坚

   (随笔《读于坚的诗有感》)

  安静 在古老的墙壁上

  潺潺流下的 是秋天的阳光。

   __________于坚的诗句

  于坚是有着他独特的语言文字魅力的。很美丽。我曾经在图书城里看他的棕皮手记与一部厚厚的诗集看了一下午(那本诗集里的诗至少有300多首。)

  第一次喜欢上他的文字是文字功底很高明的作家洁尘的散文集中的一句引语--诗人于坚的:"安静 在古老的墙壁上 潺潺流下的 是秋天的阳光。"诗句妙味无穷。那种文字的跳跃感、顿挫感、精炼、精辟简约,意象的繁杂双重深刻,好象是磨炼多年的剑拔鞘而出时的闪亮光芒,让我久久的回味了五六天,看到好句子我这人就这样。象我的昔日恋人常波波说的那样:俺就这,一样令人爽舒之极。作家洁尘很喜欢这句。当时因为我喜欢华美的充满诗意的、想象力的、哲蕴的文字。于是也喜欢这一句,并且它曾给过我很大的震动。

  以后好象也读到过极少见的他的很好的散文中的句子,如,大理的…………叶子在几点几分几秒终于开始落下。给人一种等待过尽的快乐。等待本身也是快乐的,如同等待恋人的兴奋。如同等待春天的感觉。可是。在到来时那种欣喜心情、才华惊人的凸现突现的、在时间的具体化中得以含蓄的表现的完美技艺。怎能不让人为之鼓掌喝采呢?(虽然有些人会不赞同,那是因为他有着不入流的欣赏水平的缘故。没有艺术感悟力。)当然,在于坚打倒官方的一些所谓的愚昧落后的暗无天日的桎枷的知识分子立场之时,也被许多内部的想成为他的别一个背判传统打倒开创者的代言人所将要未要的更新,这是闹剧,抑或是时代的前进的足音?

  我们拭目以待吧。

  还有象:“ 在秋天开始怀念秋天。”这种意象深邃的让人欲罢不能的回味的好诗句,尤为我所喜欢。

  也许和王家新的“从雪到雪”有着同样的文字技法在里面强有力的停留着。咚咚咚的敲响着让人遐想沉想的妙曼声音。

  在街上看着各地的阳光跳跃的很快乐,我就会象到他的文字,这只是我个人的感觉。想一人竟能在云南那个地方创造出如此不甘寂寞的文字,能不说是一种才能吗?我们有什么理由不为他鼓掌喝采呢?可是确实是有许多人很不喜欢他的。包括他的诗与文字还有诗歌理论。

  以前我就不喜欢他。象个诗歌领袖一样无聊的他。有什么理由可以装出一幅别人无理的姿态?

  烂漫天然,女性化,轻快华美,和如他所说的,象古人诗品中那样追求诗的真谛,“到语言的路上去,回到隐喻之前”(于坚语)这些文字观。都是我比较能认同的。在我看来,他的文字也是受到了上述这些观念的影响,如朴古,如…………等等。

  文如其人,字如其人,文字如其人。他的文字,无论是随笔和诗中的文字都透露着一种女性柔肋般滑溜的淫欲感。

  他也曾在那本书中说,他喜欢金瓶梅,喜欢李渔的作品。我才恍然感觉,怪不得呢。

  一个人的文字在怎样的浸淫中就会有怎样的光采闪耀。很少有人能逃避此蕴理的覆盖。

  但他的随笔,散文,在修辞上是笨拙的,句子与句子之间没有动人心弦的牵引力。常常融洽的透露出那种天成的淳厚,如小河流一样潺潺流过文章的田野。

  还很密麻,象词语的丛林中野生的灌木,太密集了。这一点看各人的爱好 ,我是比较喜欢的,这是他独有的一种文字的才韵。无人可以模仿的。即使模仿,也是形象神不象。

  他对一些用词的固有喜欢(常常用的。)让人觉的过份,这几乎是每一个作家都有的毛病,我常以为,能创新的艺术,为什么一再让他重复呢?如他的某个不宜再重复的用词超过三次,我就觉的破坏了这篇文章的整体气韵,气势。那种或舒缓或激湃的精神感引力。剔透文字中的所有精采的要点。筛选讲究用词、固有风格的营炼。而不破坏整体文章中那种浑然天成的意境。这才是高深的文字功底。与基本的文字功底无关。与感觉有关。这就是语感。

  我常常会逃避一些用词。不来破坏我文章中的统一韵势。如我常常拒绝恋人这个用词,而换成昔日恋人常波波这个用词,否则我就无法再写下去,在心理上会产生痒痛感,难受。会认为写作是一种受罪的过程。

  如果一个作家没有一个拒绝的用词、好的风格、用词的筛选能力与筛选意识,那他的文字功底实在是不怎么样的。如同许多作家常常批评某些作家的文字功底很不过关一样,这除了与风格有少许的关系外。就是基本的筛选挑拣能力了。

  如你在一个整体活波欢乐的文章中突然用了一个不太吉利的用词。甚至一用再用。这样会让人耻笑的。会将这篇文章当成语言垃圾的。

  不要破坏文章中的整洁统一的韵势。

  否则也会影响到思想内容的表达。因为牵绊着许多各种各样的误读的多义性的内容才是动人的表述。

  短句明快,于坚的文章中少了许多明快的气韵,这大概与他的身体很敦厚有关吧。呵呵。文如其人。

  有点牵连了。呵呵。

  他的文字还算流畅,但却不是太流畅。和王朔,贾平凹,张承志的语言功底相比,差的不在一个档次上。

  他的语言给人的感觉就象是在看一张蜘蛛网。那种密麻感也许是他所追赶的。其诗中那种跳跃之外的密麻之感。是他所掩饰不了的。

  我倒更喜欢那种落差很大的象瀑布一样的文字。

  他的文字是感性的。极阴柔。和女性化的。 在他的文章字与诗中,我难过的发现,找不到或很少有诗那种很强烈明快的音乐感与节奏感。这是先锋抑或自由?是退步抑或进步?我想这是退步。

  诗是离音乐最近的东西。有诗人和评论家曾这样说过。可是,在近乎是口语化诗歌开创者及领袖的于坚诗人身上,这种现象没有了。

  难不让人对他产生愤恨吗?

  我有一段时间沉溺于于坚的文字与诗中不能自拔,那种新鲜感,那种创意所带给我的快感是我所喜欢的。可是起始他的文字并没有能给我带来快乐,他也许是被许多低劣的写一些不高明的垃圾口语诗的所谓诗人(当然也有极少极少写口语诗写的很好的诗人)过于神化了。我厌恶那样。

  他的形式很独特的,有一种集短句于空行中互相交错的美。

  那是一种创新的精神,如同韩东所言,是自由创新的民间立场,是一种创意的才华。我很喜欢他那种跳跃的形式感。但他的文字当时并非是我特别喜欢的。

  他的文字是在暗夜里发着微光的暗礁,是不易被洞察为好文字的一种还算是不错的文字。

  我以为,于坚是无愧于诗人这个称号的。

  他比王家新更称职于诗人这个看守精神家园的卫士的职位。

  在云南这个地域气息很浓厚的地方,诗人于坚磨剑多年,开创了诗歌口语化的延伸的比前口语化更新的潮流。开创了一种理论,然后用几百首诗再固定一下,是许多人对他的攻击。我觉的只有这样做。无其它的策略的。

  于坚是个聪明人。

  他的诗中更多的是细腻的对自然微物的观察。体验以及引申。以前我也喜欢此种方法。后来无人喝采。便将它们散放于历史的档案中了。

  在村庄,那一首诗有许多激动人心的力量在里面包蕴着。我曾经将它转到过一个论坛上,却被删了。

  于坚的诗中蕴含着许多随性发展的诠释的光芒。这世上无神,没有诗神,,没有诗歌领袖。只有诗歌开创者,只有先驱者,革命者。我想是这样的。

  尽管他对诗的理论研论正如伊沙所言有许多不经推敲不经反击的漏洞。如被西渡的《对于坚几个诗学命题的质疑》就被攻击的无活可说,再强辨就象某作家强辨剽窃文章案那样理屈词穷(因为别人都不是傻子)

  他的文字正如其所言对《诗品》中的一些诗意、诗的真谛的追随一样让人觉的放心。

  看过他写的我最喜欢的几本书。几篇随笔,有种志得圆满的功成正果的转换文体的意想。那时我还以为那是本诗集。因为受到许多人的误导说:于坚是坚持写诗的。不象韩东写成功后就写别的小说文体了,和朱文搞起小说革命——断裂主义来了。

  这是个需要革新文体的时代吗?答案是肯定的。

  可是革新的雏形往往是不成功的。我以为。

  谁愿意背上阻挠时代与文学发展的潮流的骂名呢。如同可笑的维新变革中的一些人。

  文字这东西真的是很深奥的,如果深入其内里窥探的话,你会惊讶的发现,绝非象教科书上教导的那样粗漏与简单。

  难道仅仅是几十种风格吗?

  在星夜里找寻恋人的那种感觉,我想每个人都有,我是指热恋时期。那种紧张兴奋甜美,幸福 ,顺畅的欣喜的浪漫与茫然徘徊,正是探究语言文字内里的过程。

  就是这样的。

  在中国作家中,比较喜欢语言开拓的象王朔的注重方言,对语感的强行的追寻,及非常非常流畅的句子、语言、文字。更重要的是美丽的看起来让人舒爽的创新能力。自创用词,变换语义。语言狂欢(如许多诗人所写的一些语言狂欢的发泄的却不知何意的诗歌 ),话语专横欲。……这样的作家是很多的。

  让我们也为他们鼓掌喝采吧。如果你们不想。那么我就拍几下掌声吧,尽管很寥寥,但,拍几下掌下又不会感觉痛苦。

  中国的语言文字没有创新就没有出路。我认为。山珍海味吃多了也会烦。现有的艺术再好,也需要创意的引领。如现在的许多作家的自创的用语,看起来就觉的很好。但决不是滥创用语,那纯粹是对汉语的一种调情。一种强奸。不能让人尊敬。

  有音乐的快感,有语感的享受,有对语言那种哗哗如流水般澈真流畅的快乐的感觉。是美丽的。如果一个汉语学家能将汉语创到此地步的话……(现在汉语还不太完美,偶认为。)

  对语言的用词、挑选、创造性的反复、排比都是在打造语言的新的光芒。而不是旧的。也正是今后汉语学家和作家努力的方向。我觉的,应当是这样的。

  象王家新用词的拙劣的长句子(长句子用的好的人也很多很多,但决不是王家新)般让人不能呼吸的语言,于坚的朴劣,韩东的泥泞化十足的官场大气的好象有实质意味的禅般的引领的语言。周伦佑的老气的毫无无采(即使有,那也是旧的有着老掉头发的意韵的文字)的看着会让人打瞌睡的文字,这都是我在看到他们的理论文字后得出的结论。我很悲伤,象批评界新秀谢有顺那样靓丽的评语文字实在少之又少。王彬彬,葛红兵,摩罗,和谢有顺差不多差三个围棋段位。

  再明朗一点说吧。就是差的如同晨光与黄昏之间有一个白昼一样漫长的距离。在文字的世界里,差一天,那就是很远很远的距离了。俺以为。

  尤其是王家新的文字看着,我就象看到一条长长的蛇抑或长长的火车远旅一样让人窒息与沉闷。这样的理论文章谁会想读?!

  简直就是遭罪。

  于坚的文字也还是再顺畅、停促一些好。如:但,或,三四个字的停顿。和加强流畅的读感与语境。

  文字服务于内容,每个人对文字的感觉也不同,欣赏水平也不同。这不能成为借口。功底不行就是不行。

  于坚的文字贯穷着一些西南民俗薰陶的独特的可能是独一无二的文字。我向来以为文字是无法模仿的。

  因为他的文字内里散发着金属一样的气息与光芒,晦暗与沉着的微光。

  阴柔化之极。象极了李渔,与金瓶梅里面的东西。

  散步于文字的丛林中是一年很幸福的事,那种安恬的美,那种如亲吻恋人的美,是无以言传的。充斥着想象力与奇妙的哲蕴的组合。构成了如同花瓣构成花朵一样的在风中刮起的纷乱的美。

  我们寄希望于诗性的流畅的音乐的少女般甜美的文字或苍凉的圆熟的文字。而不是晚韵沉沉的文字。

  我比较喜欢他那种软性的表达。那种语言的丰富性在他笔下一览无余。汉语的诗歌光芒就这样被他穿越了。(于坚语)能将中国的汉语发挥到无法回返原来境地的诗人是可敬的。俺认为。

  不过撕开其温情脉脉的面纱,尽可看见他内心深处一种无法深入艺术内里的世俗之欲。他毕竟是人,不是神。也是个有缺点的人。

  诗人。

  真正意义上的诗人。

  一个可以傲视整个诗坛英豪的诗人 这个人就是于坚。

  他的语感是我喜欢的:是一种具有柔滑的尖锐触觉一样的诗人。也许他变换的还不够彻底,也许他的诗他的文字就是如此。他的文字给人一种丝丝入扣的感觉,象得不到过去钟爱的恋人却再相遇时的那种感觉。还是那句老话,他的文字女性化十足。

  文字的魅力让我们仰望而无法企及。

  于坚的长诗与创造理论或诗歌形式的能力是卓越的。是很聪明的一种开掘。

  我还喜欢他的长诗,有一种在柔软的草地上趴伏的感觉。很软很软。

  有时在他的诗中迸现的那种情境也是让人想到了许多个在上海或在云南穿行的一些个美女。美的让偶想强奸她们。她的文字的确给我就是这种感觉。(很无聊的一种表述,这的确是一种下流的无意而生的欲望。一个人的文字能魔力到这种地步,不能不说他的语言功底不是太差)

  “人文为一。”他的人是不是也如此呢?也许这才是内心涌动激情的欲望的河流,和星汉一样嘹亮的文字的美丽魅力所在吧?

  一个营造女性化文字的诗人————于坚。让我们对他喝采呢。还是唾弃,反正对于正值青年人的俺来说,不说,你们也知道俺的好恶了。

  天才总是在平淡中磨炼而出的。偶以为。

  我知道语言的分叉处是如口语诗的内里一样,给人一种如榕树的分叉一样细密的微妙的分长的权枝的。看诗与语言的内里,剥开语言的极深处(还无人能抵达此境)或较浅的语言的内里,你会象看到象剥语言鸡蛋一样,先是外表的滑,后是语言的第二层鸡蛋,再内里,就是生物学那些最细微的分析。如同文字学家和作家对文字的利用。和来营造诗意的表达或坚强的内容阐述一样。

  我们只不过是在第三层看语言的美罢了。文字的深刻让我们无法抵达。谁能、谁敢否认此理呢?那样只会被人骂做无知。——无知者才敢说自己都知道了。

  对语言的感觉。及理性的感性的运用、挑选。具体到一个用词的自创。这都是才能。——杰出的语言才能。

  如同王朔的自创的象围棋高手刘昌赫的棋艺一样看着熨贴的文字及文字观。让我们拍案叫好。而现在许多网络写手如同宁财神俞白眉。安妮等许多都执着于语言的美和发掘。我看过他们的评述。常常就是一句话。语言语言文字文字。而忽视了整个文章中的结构、内容、思想内涵。尤其是思想内涵他们提不不提。这是他们极为弱视的一点。这与专业作家的责任感,社会历史背负感相差很远。挺进的文学大门的步履所以才显的很缓很缓。

  存在主义、假大夫,士气,这些用词常常被于坚作为攻击知识分子写作的一个流水一样的载体。于坚是浸染于中国古代文化很多很久的人,我觉的这不是很完美的一种求学思想与意识。象极了闭关主义,很弱智。任何事过了都尤如不及一样。知识分子与民间立场其实并没有分的很清的界限的。偶倒以为。互相调融一下才是诗的正规的明亮的出路。

  静虚方能产生悠远的哲味思蕴与淡闲的美妙的自然情怀。当然于坚的诗中也有对小人不大度的攻击,在诗中极为明显的展露了出来。

  如一些下半身的用词。对小人的世俗的愤慨在他的长诗中也表露的过了些。很激烈。如零档案。这在评论界曾引起过不算小的震荡。但后来便如烟般寂寥了下来。

  于坚的诗是有成就的。开拓,创新,返归古文字(如《诗品》中对诗的要求和对文字的要求)的自然朴素。

  他仿佛在告诉我们,不要迷信名人。于其让我们仰望他们,不如平视他们。

  他在不断的风格变幻中揭示了内心的隐流、万种风格的才情绽显、灵魂最深最深最深处的被击动。后又告知了我们。

  再重复一下,我喜欢于坚那种看着很舒服的文字。那种感觉是动人的,如同谈恋爱一样。

  我们为什么要限制语言的丰富性和诗意的丰富多元性呢。这是我想起的一句想写出来的句子。

  只靠想象力写诗,而脱离了丰富的生活。想象力也会如河流一样干涸的。

  还是去观察生活吧。

  象于坚那样细微的或象我们自己个性的或象哲人(韩东也是学哲学的,我有趣的发现,一个宏观的看世界的当代诗人是韩东,一个细致的描摹世界的细微地方的是于坚。思考方法是如此的不同。产生的诗风也是会变的很迥异的美丽。)那样宏观的去看世界吧。去描述世界吧。这是诗和于坚诗人所带给我们的启发与感悟。

  这是偶的个人观点,杜绝网民一切恶意的批评。

  后记:我看于坚。"打倒"于坚 我读于坚的诗与文字 解读于坚,解构于坚。这些都是我想给这篇随笔、札记所起的名字。可是,最后还是选择了 《我读于坚的诗与文字》作题目。后来不是上述的名字,大家都看到了。五千字的这篇随笔随感。写的很快。6月20日上午。我写文章不太喜欢修改。所以有许多不完美的地方。在所难勉。

  二个小时写出来的这篇文章。

   2

  语言是一种撕裂的沉暗的时光碎片(随笔)

  最近我喜欢河南的两个女诗人杜涯和蓝蓝的诗 很唯美的诗。如在夏天的黄昏看花朵的盛开一样美丽的诗句 。这世上女性化的读者也许会喜欢这种唯美纯抒情的诗的。我的诗在不断的加强深刻越来越让人看不懂的时候,越来越向中年人的深刻 沧桑变换的时候,我不无沮丧的发现,很伤感的很痛苦的发现,我也在慢慢的失去象喜欢我过去的诗歌的一些爱好者。那都是些喜欢纯美的单纯的女孩子们。宛若我的诗歌一样的她们。所以我常在想。也许我在转换风格的同时,是不是在不断的迷失自己最擅长的优点最喜欢的一种套路。

  有回返的时候吗。即使有,那也是陌生的。如长久写小说散文,会对诗的语感陌生一样,会很长时间才能恢复过来。这也许就是哲学存在的缘由吧?

  有得必有失。

  深刻的思路的诗风未必就有唯美的不深刻的诗歌的读者多。那是一定的。这是个不适合深刻的年代。

  许多快餐文化。甚至连谢有顺(《南方都市报》的编辑,著名评论家)都对邀来的办专栏的尚爱兰说,不要太晦涩太深刻,读者不需要此类的文章。

  当时,我看到这段话时,(--在尚爱兰的《我办专栏这一年来》这篇文章里。)我不禁感到一阵后怕,我是不是不应当再高雅的文化下去了。还写什么诗?

  可是我却是那么喜欢诗意的想象力,与纯美的最美的中国汉语的光芒。可我却是那么喜欢文化。喜欢这种美丽之极的最美的无可比拟的文字。喜欢做一个文化人。但,这却是个冷落文化的年代呵!……

  文字无罪,文字有理,这都是物欲财富社会俗人所造成的一种逼迫的宣告。

  写诗写到一定程度,会渐渐迷惑,和产生孤独的感觉。

  艺术这东西,本来就不会有打动所有人的读者的艺术,在得到一些读者的同时,也在失去一些读者,转变只不过是为了内心的快乐。喜新厌旧的一种鲜明的现象(本应用"表征"此词,但我很不喜欢这个词。所以不用这个)罢了。

  诗歌背后的东西,是最动人的,也许超过文字。如意象,语言高雅的内里,诗意的优雅。这些都是一种艺术的光芒所在。我们追赶的难道不就是这些吗?

  长久以来,我一直以为,打破形式的束缚而引向酣畅淋漓的象嚎叫那样的长诗的境地,向世界倾述愤怒忧伤,或感悟。是一种睿智的诗歌观。我总会激情的浸染于自己的风格中不肯放手。以情动人。可是现在。我越来越发现。这种诗歌套路是多么的可笑和无力。在现实面前。那又是怎样的诗歌能在现实面前可以,能,得意的做出微笑如花的姿态呢?

  这是个小人当道的时代。诗坛当然也不例外。 就此打住吧。再说下去,就很无聊了。谁比谁聪明多少。谁又比谁傻多少?

  对于诗歌创作的感悟,对于诗歌的心得,我所知道的也许不仅仅是这些。可是,我,一人末流的诗歌爱好者,在不久的将来肯定会与诗歌告别,而转向世俗的纷争的青年人。仍然会象对昔日恋人常波波一样对诗歌怀恋不已的。我想。

  这是无聊的吗?

  是无聊的。当然,这是不可能有第二种回答的问题。

  我发觉我其实已经,或许是早已经离诗越来越远了。

  每个人的诗歌观是不同的,风格套路也是不同的。这是我长久以来一直拒绝评论诗的好坏的缘故,当然不是同一水平上的除外。就连诗人与诗人之间还互相辱骂攻击对方的诗是垃圾的这个时代。我们还有什么权利去评论别人的诗?

  有的,只是象:呵呵,今天天气真好,那种无聊的用语。或笑一个,提上来,或……等等。 这对于在论坛上混荡了三年(不算长)的一个写手来说,是无聊的,深以为耻的。但,按自己的风格进行善意的提醒,我觉的是一件很高尚(此词有点过,也许是不错的文人品质。)的事情。

  听不听那是对方的事。但,决不能是恶意的。

  后来,我发现在许多个论坛上,许多个甚至百分之zz的人和自己的诗歌技术水平差的太远。

  简直就是我在提携他们嘛 !

  但这两年多来,我很少作评语了。很无聊的,有那工夫,我早写出十首诗来了。

  记的一网友说,你写诗是不是很快。我说不是很快,写下来,要修改一遍。再抄在电脑上,会隔三四天,或五六天抄。因为会累。会为其它的事分心,总是先激情的写好,在灵感来临时。 有时我能一首诗写二千字。一百多行(这不算什么才能。我见过写过一千行的高手们。),然后在电脑上,打出来。我打字很快,一分钟有时能打120个。之所以快,那是因为我打字快。记的一写手说,因为她打字快,思维都跟不上她的打字速度。那人是高手,我不太喜欢面对电脑写作。我总是很潦草的先写在稿纸上。然后对着电脑一个一个字的打上去。有许多作家都喜欢这种方法。我是这种方法的跟随者,也许是我性情所好。

  一般先修改在纸上,然后在电脑上,修改三四遍,这是痛苦,也是快乐的过程。陶醉,成就感。将艺术走向完美的过程,如同制陶艺的过程。很美,爽!

  但,看着电脑很长时间,会累的。眼痛的。所以,现在已经不太喜欢写东西了。

  不然,按我这速度,我能将我的所有诗都打在电脑上,用不了几天时间。

  我喜欢上了 去街上看穿行的世事。和上班时和那个漂亮的对面桌子前的女孩儿调情。如深情对望了呀,如握一握对方的手了呀。

  修改四五遍时,如果网友的评论好了,我会再仔细的看一下。如果没有多少好的评论,我常常会对自己的诗,也许在以后会成为经典的好诗,厌恶。并且不想再对它看上一眼。也许以后会很陶醉于这首诗也未可知。别人的评语只是参考。我向来以为。但我还是有一点再乎的,至少是在当时。

  我不是看到批评与责骂可以让她随风远去的人。我是个宁愿看着干净的回复贴上空无一人,也不愿面对指责,所以我现在的贴子上,一般常写的一句就是:我的回复贴上杜绝一切恶意的批评与指责。因为我常常觉的他们的技术水平根本就不和自己在一个档次上。

  有一个网民说,你不喜欢别人说你的诗不好,我说那你是瞎扯蛋。正如同我在一个论坛上,诗人徐江对我的诗说我的几首诗不好,一首诗很不凝炼。我觉的他说的很好。我听后还很高兴,我回贴时说,谢谢你的回复。人家那是说到这首诗真正的弱点上了。

  和自己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的写手说什么,只会影响自己的创作心情与当时读后的心情。我之所以贴上来,就是想知道这些诗能不能直抵你们的灵魂。能不能让你们单从喜欢的角度上来看。正如同的我一首诗:复旦女生。那些诗好多人都说很干净,很感动。我听的不仅仅是这些,你可以说你很不喜欢这首诗,如果我能听到你这样的评语,我也会很高兴的,因为,我看透了你的灵魂。你的喜好,每个人的喜好是不同的。

  我支持你们的喜好观一。

  但很多人也和自己在一个水平档次上的,如诗歌报论坛上的石破天,石生,还有好多。我也喜欢看人家对我的指责,如石生说俺的诗没有张力,当时的回复是很高兴的。因为。这与每个人的风格不同有关。我感谢这些个善意的很直接的批语。

  而不是说,你还是去写你的小说吧,……这些个狗屁批评。这是恶意的。任何人都能看的出来。何况你丫的算是个什么东西呢?他用这种恶意的指责。让我唾弃。

  技术是此要的。能感动人或深奥的才是好诗。我以为。

  唯美的诗也是好的。我以为。那是一种美感的引申,艺术家不早就说过吗?能带给人美感和悠久回味的也是艺术。

  如果你说我的诗不好,你可以单从技术的角度来说,不要从人身攻击的角度来讲。我没有拒绝你说我的诗不好的意思,我只是在讲,你不要很恶意的来批评别人的作品。那样就很不好了。如果是从技术的角度你可以很严厉。但不能是恶意的。

  那样就不是与人为善的态度了。

  上述这就是我对论坛贴子的回复观。

  有时,我会对自己的诗修改五十多遍,那也是一种精采。我喜欢那种感觉。可是,写诗,创作是快乐的,也会有厌烦的时候,我发现在这个夏天,我写诗的兴趣,就象风一样随着时光飘过,难再重返。过了这个夏天再写吧。

  以简单的诗句来营造感动的来源。将人们拽入牵进渐渐麻木了的停滞酣睡了的想象力中。是于坚的诗中让我们极易发觉的。当然,还有:

  现象还原、文字还原是一种安静的提醒。一种日全食般的闪现的光芒。才能揭开汉语之光的奥秘。都是我从他的书中读到的感悟。

  写诗的快乐是一种对命题诗创新的快乐

  如蓝天 天空 夏天春天 无限悠远的遐想 叙述中 叙事中 观察的细致入微中 想象的天马行空 野马飞奔的感觉中

  写诗的快乐就是创造的快乐 很有成就感的快乐

  一种独有的自创的好诗句飞越时空而来

  朝细致处再开掘的无限深入 延长的快乐

  我陶醉于诗篇的想象力之美中 有时也自怨自艾

  这就是偶的诗歌观 风格在不断的变幻之中 静缓的抒情

  我最近一直喜欢长诗那种史诗般的诗篇

  那种直抵人心的激烈情怀是美的。正如同一位网友所讲 --凸现忧伤与激烈的美的力量

  对于坚的诗的欣赏

  写一段诗有时会陷入理论和晦涩的空洞的技巧之中 这是写100多首诗后经常出现的事情,这是汲取,抑或是休息?

  诗句的断行 高雅的品质

  我一直喜欢一种平淡简约的叙事风格 时而也有唯美倾向 从雪想到雪 在秋天怀念秋天 名句

  秦冰 秦在 秦彬 诗歌精选集 220首诗

  流于油滑 明显带有伪口语写作的擦痕

  追求诗歌内里的东西 我的诗有网友说是一种随感式的句子。

  我喜欢 如嚎叫中的长诗的长句子 那也是一种风格

  这也验证了创作诗是自由的 诗歌艺术也是自由的

  有许多人不喜欢外国诗,但也有许多人喜欢。偶认为这是风格问题。

  不能强求。不是吗

  上海和北京的女孩子们 你们不知道我是多么爱你们

  是在一小说《奔跑中》读到的句子,一直感动着我的灵魂。我喜欢这首诗一样的句子。其实诗意的人,也不一定要写诗,同样可以写诗意的小说与散文 。那种文字是最美的。我想。 诗意的文字是所有文体中最美的一种文字。不是吗?

  3

  写给我的兄弟与我的昔日恋人( 我今天是多么的不幸福)

  1

  在风中看到感伤

  昔日恋人常波波 我帮你找回来 那些时光

  这么多年来 看着恋人从学生成为护士

  心中总会纠缠起许多痛疼的感觉

  在阳光中会不由自己的牵扯起过去 与回忆的大旗

  迎风挥舞

  我站在那里,看着她的背影

  看着这些护士们在风中 阳光中 守候着自己的青春

  亲爱的,我都会心酸的想到你

  夏日时分 湛蓝湛蓝的天 象极了你的牛仔长裙

  燕莎前 一个美丽女孩子和她的母亲偕手穿过繁华 去看望幸福

  一如是你的背影

  我 一个诗意的流氓

  一个诗意的流氓

  一个末流的诗歌爱好者 站在夏天的臂膀上

  迎风歌唱 思念着你

  疯喊 痛烈的喊 象神经病一样 等待

  昔日恋情的回来 宛若黄昏等待夜的来临 ……

  2

  我是多么的想念你们

  我的兄弟 你不知道 在我们的家乡 我是多么的不幸福

  在寒风中 我想到了那棵风中的树 树在夏天的阳光下痛哭 你不知道

  它有多么不幸福 象我一样 我的兄弟

  我多想冲上楼顶 或在街边象个疯子一样狂喊

  真的 你不知道 我有多么不幸福

  在上海漂泊的住在一室一厅里的兄弟

  在居室里看岁月的飘飞而过 如溪流一样流过

  宣告 这是个青春四射的年龄

  我的兄弟 寂寥淡淡提起每月很少很少工资的兄弟

  每当想起支离交错的阳光一样的时光

  朋友 我都会感慨的想到你们

  你们不知道 我是多么不幸福

  后记: 上海和北京的女孩子们 你们不知道我是多么爱你们

标签: 夏天的句子短句唯美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