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反抗:一部独特的美国史》,光鲜亮丽的霸气背后的凄惨故事

哈哈库 32 0

   《我反抗:一部独特的美国史》,光鲜亮丽的霸气背后的凄惨故事

  什么是历史?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勋章;什么是真相?那是存在于历史之中,不管人们知不知道都存在的事件。自古成王败寇,最后留下的都是对统治者有益的事情,而那些不益的、无关的就被他们随意的丢弃,然后给后人留下了种种充满谜团的历史。

《我反抗:一部独特的美国史》,光鲜亮丽的霸气背后的凄惨故事

  在历史学家霍华德·津恩眼里,美国没有宣传上的那么光鲜亮丽,也掩盖不了当初的血腥残暴,他走入美国的历史,贴近了当年那些印第安人和黑奴,记录下来真正的历史瞬间。

  《我反抗:一部独特的美国史》这本书横空出世,给读者一种不可思议的震惊——这是一部揭露美国肮脏历史的写实著作。

  身为犹太人的作者霍华德·津恩曾经参加过二战,这一经历促成了他日后强烈的反战观点。被好莱坞工场频繁涂脂抹粉的美国历史,在他眼里却是一团糟——民众抗争现象绵延不绝。

  民众抗争的起点被霍华德前移至哥伦布踏上美洲大陆那一刻——面对手无寸铁的印第安人,哥伦布并未想到与他们和平共处,而是用兵器揭开了美洲大陆种族灭绝的历史序幕。众所周知,美洲大陆本来就是印第安人的千年家园。然而,印第安人却未能逃脱被驱赶杀戮的命运。包括那些为美国国民尊崇的一些建国者,对印第安人亦“同仇敌忾”,欲除之而后快。在向印第安人输送病毒实施种族灭绝失败后,白人先后发动上千次针对印第安人的大小战争,用现代化的兵器去屠杀印第安人。他们逼迫印第安人离开自己的家园。美国最新公布的印第安人口为250万,而在美国建国初,印第安人人口约8000万。

  黑人在美洲的初次出现,身上带着厚重的奴隶枷锁。总统林肯虽然最终废除了奴隶制,但他在 中却这样袒露心声:“我在这场战斗中的重要目标是挽救联邦,而不是保留或消灭奴隶制度。如果无须解放奴隶就能挽救联邦,我就会这样做。而如果需要通过解放全体奴隶才能挽救联邦,我也只好这样。”不言而喻,废除奴隶制只是林肯作为挽救联邦的一种政治手段,并非出自于捍卫“人人生而平等”的《独立宣言》需要。

  除了印第安人、黑人,该书还写到了妇女争夺社会权益的长期努力,写到了许多源自中下层社会的抗争,美国的抗争历史充分表明,只有当人民的抗争规模和数量累积到一定程度,当局难堪重荷时,他们才可能被迫作出让步。

  看到这儿,笔者不由自主的想到,本来世界上每个国家的历史都是一部抗争史,哪怕过程有所曲折,但发展总体趋向于文明。各种抗争的最终目的在于争取权益,在付出巨大抗争代价的进程中,美国的社会机制也在逐步微调,最终放弃了许多流血、代价巨大的传统抗争模式,改而致力构建公开、公平、公正的博弈机制,这是文明进步的必然。

  民众的抗争,本就是推动历史车轮不断前进的动力。表面看,美国许多机制的调整并非是对抗争的直接臣服。但是,印第安人、黑奴和妇女,包括大量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广大工人,他们如果不曾抗争,只是选择温顺服从,曾牢牢占据社会资源分配主导地位的利益集团怎愿舍弃唾手可得的肥硕利益?怎甘接受让传统被视为低等、劣等的群体与他们平起平坐的事实?

  在作者有态度、有立场、有判断的写作中,我们捕捉到了一个人的历史观。“每个人历史学家自己的看法和信仰都会融入他写的历史。”所以,“历史不只是征服者或领袖们的历史。”如诗人雪莱所言:“你们是多数,他们是少数!”

  “治大国如烹小鲜”,可是无论烹制怎样的食物,总要讲究火候与口味。这些细节其实并不会掌握在“烹饪者”之手,毕竟位高权重,他们难免会昏了头脑。但来自“食客”的反馈,或许是把握平衡的杠杆。

  谁来当一个合格的食客呢?你,还是我?

标签: 2020很潮很独特的霸气句子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