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谈各种语言与方言

哈哈库 71 0

那一年我刚到福建省的省会福州读书,福州有自己的方言,便是福州话,音译过来称为:“虎究娃”。独自在异地他乡读书,身边很多人都是讲福州话,那自然就没有人用闽南话与我交流,我讲出来的方言能给谁听呢?只有偶尔跟家里打电话或周末去一起在福州读书的同学学校打篮球的时候才能使用得上,后来我跟那位要好的同学聊天都很习惯用上普通话了。我是从石狮到福州读书才开始练习普通话的。于是乎,当时刚到福州我讲普通话的时候都带有浓重的闽南口音,口齿不清。刚开始我说一句普通话别人起码要两到三遍才能大概明白我的意思。有一次上课班主任叫我们每个人登上讲台做即兴演讲,本来我的普通话就不太标准,加上很少登台,就心里发慌,特别紧张。在座的很多同学都不知道我在表达什么意思,演讲的内容是什么。我的普通话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都说得不好,就因带有强烈的闽南口音。后来这种现状还是调整过来了。在那样的一个环境里,周围的人都在说普通话,自然我就不怕丢脸,不停地说的情况下别人也不用那么费劲地听明白我想表达什么,他们也习惯了我的口音。不过呢,若是我加快了语速,同学之间就听不清楚了。

   克服了日常生活交流的语言,接下来就是我的专业—商务英语。英语这种语言一直都是我感兴趣的,而且作为我的专业,我也不会那么轻易地放下。虽说是兴趣,但有时候学一种语言先觉得挺有意思的到后来不断地做习题,考试,讲语法,大量的英语阅读等。从刚开始的充满兴趣到后来的枯燥乏味,有几个人能坚持得下来呢?我想是很难的,我就是其中一位。

  我学英语比较注重听和说这两个方面,语法是我的弱顶。以致于后来到了学末考试,听力和英语口语这两门课都得到蛮好的分数,而且终合侧评也得到别人的认可。但就因为语法不及格,只得了59分,还差一分,就与奖学金失之交臂,落下个终生的遗憾。英语分听,说,读,写,译六个步骤是有顺序的。首先与他人交流时,你得先听得懂别人所说的话,明白他的意思,你才能张开口表达你的想法。而现在中国很多人的英语都还停留在哑巴式的状态,考得很高的分数却说不出几句英语来。在福州读书,听力课我很重视,但口语课我更重视。刚刚开口讲英语时别提有多紧张了,涨得一张脸红红色的,活像猴子的小屁屁,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很庆幸的是得到老师的鼓励,鼓励我不断张开口讲英语,在学校我是个很活跃的人,学校有个英语角,是我们外语系外语协会组织的,我也是组织者之一。在外语协会平时会定时定点地展开英语角活动,这样的告示会贴在学校食堂附近的宣传栏上,开展英语角的时候好几个人围成一圈,大家都使用英语交流,不仅有来自我们外语系的还有中文系,法律系,历史系,数学系,旅游系,管理系等其它系的同学,聚在一起的共同想法只有一个:提高英语口语。在英语角围成一个小圈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我在说,旁边的人在听,偶尔我会教他们一些简单的英文歌曲,很多人都很佩服我,自身很有成就感。

  还有一件有趣的事。偶然一次在市区里面闲逛,发现市区的某个图书馆会定时定点地开展英语角活动。那便是每逢周六晚上的7点到9点的时间。知道有这样一个地方,我感觉像是发现了宝藏一样。于是每逢周六我都会一个人从郊区的学校跑出来去英语角聊天,由于结束时间已是太晚,有地方睡的话便去市区朋友那边借宿一晚,没地方睡就只能去网吧通宵第二天再回学校。每逢周六晚上,雷打不动。在英语角会认识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和不同年龄段的人。有博士生,研究生,教授,老师和当地一些大学生,他们有的是外语系,还有的则是别的系的学生,跟我一样都对英语充满了挚爱。另外还有些工程师,有海外留学回来的,有准备出国的,有普通的社会打工者,也有中学生,还有些小学生(他们的英语讲出来也算是挺流利的,顶呱呱的。)年龄段最小的是8岁的小学生,而最大有75岁的老依姆(老依姆是福州话老婆婆的意思)当然在英语角不仅有中国人,还有些澳大利亚的外国人,那些老外年龄都在60岁以上,很多人都是冲着老外过来“取经”的。英语角分成两个环节,7点到8点是在场的所有人围成一个大圈,然后选择一个话题,第二个环节是自由交流时间。首先老外先坐在这个圈子中间的椅子上,讨论的话题千变万化,通常以最近的节日为题目。如有:母亲节,劳动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等。题目也算是不局限在节日上面,还有很多其它的题目。通常会邀请在场的任何一个人自告奋勇地上台面对着老外和大家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样可以锻炼到英语表达能力和各自的胆量,讲完内容之后老外便会鼓励自告奋勇上台者,然后再加上自己一些观点。能上台的机会是很少的,在听别人讲的时候我的脑海中也在组织着一些英语词汇,想要大胆地说出,但经常是当我正紧张地准备举起手来发言时已经被别人抢占了机会,我还记得那次有机会面对老外和周围的那些人表达英语的时候是口齿不清,断断续续的,令我欣慰的是在场的没有任何人会去嘲笑你,只会饱含微笑地倾听你想表达的内容,我的英语也变得流利了。但无法避免的是自身强烈的闽南口音,有人说我的英语口语是闽南式的英语,这我不否认,这是我天生的语言缺陷,不过呢?我觉得只要能说得出来别人能理解你的意思,达到交流的目的不就可以了。试问又有多少个老外能讲出一口标准的国际化英语呢?这恰如在社会上谁又能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是同一个道理。再更深一点讲吧,如果我在日常生活中甚至在以后可以从事外贸业务或翻译的过程中不断地改进,我相信也能改掉浓重的口音问题,语言是会受环境和人为的影响的。目前,我在这里工作,又有几个人能听得出我的普通话带有闽南口音呢?也不是慢慢地改掉了。

   很快的到了晚上8点。第二个环节自由交流时间开始了。在场的许多人很自觉地散开,围成许许多多的小圈子,很多人都是冲着那些老外来的,自然就比较喜欢围在老外的身边,对于我来说,有时候心中有些疑惑的问题在脑海中盘旋时,我也是在小圈子里面抓住机会向他们提问,当然有时我的话很生硬,说出来的英语照样口齿不清,但就凭着一股不怕丢脸的劲,重复地把我的话表达出来,后来呢,我干脆就不站在老外的周围了,而更偏向于由一群普通的学生和其它的社会人士的小圈子。聊天的话题很随意,涉及到的范围很广,有文学,经济,政治,体育,战争,军事,篮球,音乐,生活观,价值观,爱情观,各种行业的竞争,语言学,各种传统的节日,各自家乡的文化,风土人情,现代企业的管理等等,数不胜数。只要一有人讨论到某一方面的话题,旁边的人在耐心听完之后就再加入自己的想法与他人分享,而我也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无拘无束的。虽然聊天的语言都是英语,但不会出现各自的语言障碍。时间是不等人的,转眼间已经到了9点。9点也是书店该提醒消费者需要关门的时间,该离场了,有点依依不舍,总觉得时间过得太快!我仍然还在思考刚才聊天的话题。跟朋友道声再见晚安之后约定下周的同一时间在这同一个地方碰面,因此在那个英语角也认识了很多朋友,直到现在还保持着联系。从晚上的7点到9点的两个小时,除非有事要忙,不然肯定会在市区的英语角,就这样坚持了3到4年的时间,很少有间断过。不过英语角结束后在哪里过夜就是个问题了,因为没公交车回郊区的学校,我有几种选择,一则是市区的朋友那边方便就去朋友那边过一晚,不方便就去网吧通宵第二天再回学校,再者有时通宵完也不马上回学校,而是去同学的学校继续打篮球。有时觉得挺悲哀的,1米8的个头往篮球场上一站,篮球却打得很烂的,投十个球经常只能进两个,球技那更别提了,有次投篮还被一个身高不到1米6的盖帽,这都是题外话,打累了就在同学宿舍睡一会儿,直到傍晚才回学校。

   毕业有一年多了,这一年多也经历了些事情,但直到现在学英语的热情却从未冷却过,相反地还更加的强烈,我深知自身的英语还存在口音问题,词汇量的缺乏,语法学习得不够透彻,出来外面工作很少有机会看到英语角的,但某日在宿舍发呆,手中提着那架破收音机,无意中调到中国经济之声频道---china business radio。恰巧听到一档节目叫《英语之夜》,是每逢周一到周五晚上的9点到10点之间播出的,令我兴奋不已,刚开始听的几天还听不太懂,好像有点儿生疏了。语言这种东西除了要不断地学,还得不断地巩固,而且还得在日常生活中用得上,不然到后面都会把学的东西还给教你的人,就像很多学英语的朋友出来工作都很少接触英语,都会把所学的东西还给教他们的老师。我坚持了几天,也能听得懂收音机里面所说出来的英语,但还是有点吃力。

  英语作为一种国际化的通用语言,基本上在每一个国家都能使用得上,我常常在上网时进入一些聊天室,聊天室里都是各个国家的朋友,很多人第一句开口总会问:“where are you come from?”意思是你是哪里人?这其中就有法国,印度,土耳其,泰国,美国,日本,新加坡,中国等不同国籍的人。当然他们的第一语言并不都是英语。有一次聊天时遇到一个泰国的女孩便聊开了,我问她懂得中文吗?“Do you understand some Chinese?”。意思是你懂中文吗?她的母语是泰语,自然不认识中文,我就突发奇想,她不懂中文,我也想学泰语,于是跟她交换,她教我学泰语,我教她中文,多么有趣的一件事呢?她用英文拼出一些非英语的“单词”。我照着她所写的念,没想到还挺有意思的。来而不往非礼也。轮到我教她中文了,怎样让她明白我表达的意思呢?想了有一会儿,中文的你好我把它音译成英语的“lee how”。我想她已意会了,哈哈!我们就这样不断地交换互相之间的“单词”。我敲击键盘的速度足于应付5到6个人聊天。按住ctrl加shift键切换输入法。十个手指快速地飞驰在键盘上,享受聊天的乐趣,一会儿中文,一会儿英语,有时用上闽南话或日语,当然这些语言都是采用中文音译来表达出来的,上网的时候我喜欢一边看电影,上论坛,QQ聊天,写些文学方面的东西。关于输入法,当我刚接触电脑的时候就使用五笔了,学了不到半年的时间,速度能达到每分钟60个字以上,在学校的宿舍摆着三台电脑,舍友打字都是使用智能拼音,直接把五笔输入法给删除了,这可苦了我,因为拼音输入法我是不太会的,因为当你打出某个字的时候,相同的发音你还得去按数字键把它调出来,刚开始很不习惯的,过了一段时间,我也开始使拼音打字,渐渐地也熟练了,都能在30个到40个字左右,可远远比不上五笔输入法的速度,所以现在一般我还是喜欢用五笔输入法,偶尔用拼音输入法,似乎有点扯远了,呵呵!!

  生活中一有机会我还想学学其它的语言,如法语。曾听别人说过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不过呢,法语是相当难学的。它有所说的分阴性和阳性,当然法语我了解得并不是很多,那天偶然的机会碰到一个非常友好的法国老外,用英语简单地与他交流后便想叫他教我几句简单的法语寒暄性的语言,他耐心地教我。“你好”用法语音译念:“蹦猪”。而“再见”念做:“兔吧丝跌”。“谢谢”念做“马丝”。呵呵,有意思。在他临走之前我还现学现卖地对他说“兔吧丝跌”。还有一次遇见一个来自古西腊雅典的女士,知道我会中文和英文,于是就想让我教他中文,盛情难却,我便教她几句简单的问候语。诸如“早上好,晚上好,你好,再见,谢谢,再见,不客气”之类的。我一字一顿地说,只见她拿出纸和笔,采用英语音译的方法,把我所说的话给写出来,并试着模仿我所说的话,学得还标准的,令我很有成就感。临别时也现学现卖,很客气地用中文对我说:“谢谢”。这就是沟通无所不在,语言没有障碍。

  我列举的这些例子是想说明英语对现在生活在地球村的我们已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如果想走出家乡,走出中国和更好地发展就需要花点时间系统地学习英语。有人说:“我很爱国,才不会去学英语”,学习英语就出卖了国家了吗?那倒未必,那是思想的狭隘,思想停留在老化的观念上,纵观中国有那么多讲英语中国人,那都全部成了“卖国贼”了。呵呵,英语是一种语言的工具,也没有强迫任何人去学,毕竟像很多大学生学校里面英语过了专业六级,专业八级的朋友在社会上工作后很多人都很少使用过英语。你如果认为英语在你以后的生活中能够为你谋求更好地发展,那就得花点时间系统地学习。而英语作为一种语言的沟通的桥梁,可以借助它来了解各自国家的文化,风俗习惯等。

  学习英语的最高境界应该是翻译。个人认为最高境界的英语也还是有区分的,有初级的日常交流,如衣,食,住,行的翻译,中级的各个行业词汇及专有的名词翻译,另外比较困难的是商务谈判(也就是通过英语与其他国家的人做生意),最难的是同声传译,目前在中国这样的翻译者还是寥寥无几,其困难程度相当惊人——当别人说出一句话后,他话还没说完,你就得在脑海中组织句子表达出来。但这种翻译收入却非常可观的。以我现在的水平暂时只能达到初级的衣,食,住,行的翻译。在去年毕业后曾经从事过这样的翻译小段时间。翻译所涉及到的行业和范围很广,有科技方面的翻译,医药方面的翻译,服务行业的翻译等等。其中服务行业的主要是菜名的翻译。关于菜名从英语如何翻译成中文或中文菜名译成英语是值得追究的。只有在尝过某类菜,知道菜名的单词,且了解菜名翻译的规律才能翻译得出来。但并不是所有菜名都能翻译,也不是所有的菜名可以想当然地翻译。前段时间听收音机。有一道菜名叫“天津狗不理包子”,这可难倒了中国所有的翻译家,至今还找不到正确的翻译,照字面的意思翻译成英文是“狗不会去理的包子”有点可笑,连狗都不想理的包子那人还吃啥啊?外国人肯定觉得莫名其妙。所以“狗不理包子暂时还没找到比较恰当的翻译。除了服务行业的翻译,另外还有涉及到政治,经济,体育等各方面的翻译。可以说作为一名好的翻译学者需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古通今,什么方面的东西都要会,且掌握大量的英语词汇量。以词汇量为依托,以不同的文化为背景,这样也能算是懂得翻译的皮毛了。

  关于英语的见解我就说那么多,接下来的一种语言----日语。日语是我进入大学校园才能开始接触的第二外语言。日语并不难学。所谓的日语是借鉴各种语言所整合起来的,在很早之前日本并没有自己的文字。日本这个民族很鬼,拿别人的语言来形成自己的文字。如在一篇文章里的日语会有英语,古代汉语,法语,闽南语,俄罗斯语的影子等等,不过他们的文字都是用日语的五十音图表示出来的,念出来的时候才能知道是别的语言。举一个例子,英语的收音机radio它并写成日语,读出来却类似英语,只是它们演变的时候不一样,自然有所区别。了解日语先知道一下日本的文化。日本是一个岛国,由各个大大小小的岛屿组合而成,首都位于东京,国花乃樱花,国旗是白色旗子中间一个红红的太阳。日本侵入中国,自称为日不落帝国,叫嚣军国主义,自称为太阳神之子,是最优秀的民族,实际也只是个普通的大和民族,只是野心比别的国家大而已。日本侵入中国的时候效忠于天皇,在中国实行三光政策,即杀光,烧光,抢光,其行为实在令人发指。二战期间惹火了保持中立的国家美国。在太平洋制造珍珠港事件,最终偷鸡不着蚀把米,当美国的两颗原子弹扔进日本的领土后,日本只能宣布无条件投降了,假如再不投降,美国继续扔两颗原子弹,估计现在已经见不到日本这个岛国,这个国家早已沉入海底了。当然这只是保留我个人一些看法。对于二战已经枪毙了许多像东条英机这样的国际战犯,现在少数的日本人还有军国主义思想,对于慰安妇(意思便是从军妓女)的历史事件不肯认错,还一直歪曲历史的真相,其行为已遭到亚洲受到伤害人民的抗议。近年来还不断参拜供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日本所谓自卫队经常派到别的国家。说是自卫,倒不如说是侵略。关于这些我有时间再续写一篇文章说一下自己的看法。回到日语的学习上来,虽然我痛恨日本人,但学习点日语还是有点必要的,这要一分为二,也并不矛盾。初学日语者首先是五十音图,且分平甲名,片甲名。片甲名是用来组织一些比较新的词汇。五十音图你不仅要会写还要会念。五十音图的前五个字母用英语音译就是 a i u e o.它就像是英语里的A,B,C 中文拼音的 a o e是同一个概念。学会写五十音图的字根后便开始起步,当然刚开始也是学些问候性的语言。如早上好的日语音译是:噢哈哟。你好日语音译是:空尼挤娃。谢谢是日语音译是:啊尼嘎斗。日语学习不能只是停留在这些问候性的句子上面,有更深一层的,我也不太会描述,就此打住。日本是一个非常强调礼貌的民族。说话简短有力,且经常省略所说的话。如请稍等。音译:就抖吗跌。通常会简说成:就抖。侮辱类的话如混蛋音译成:巴嘎鸭入。通常会简说成,巴嘎!像这样的句子很多,一一列举出来就显得比较麻烦了。日语学习近一年的时间,现在出来工作,很少花时间学,50%都还给老师了。现在也很少用上。有次跟一个学日语专业的女孩聊天。她日语专业一级,其最高的日语水平,她说日语,然后我回应英语,偶尔加几句简单的日语,我只是大概地猜出她要表达的意思,我想我对她而言也差不多如此。身边听我们讲话的人听得都快疯了,一个个都跑光了,我想这就是语言的境界吧。后来回归到普通话,她帮我复习日语,我教她英语,我重新把日语抓起来有一段时间。现在因工作了也忘了一大堆。在跟她交流的过程中也顺便教我一首日语歌,就是机器猫的主题曲----哆啦A梦。多唱几遍就已经学下来,平时喜欢哼两句,不管任何语言,学了得学会要用,平时都不说的话会忘光的,就像一根好的钢管放在角落里不管它,随着空气中的腐蚀久没用自然也会生锈了。

  在学校里基本上就学英语和日语,至于理科方面的东西就很少去接触。周末的时候经常走出校门,在福州的市区里听得最多的方言便是福州话。现在如果再回去福州一趟,当地人讲福州话我还是听得懂的,但刚开始的时候听起来很吃力。这里举一个例子:在那边读书期间偶尔会去当地的同学家玩几天。而那同学的父亲不会讲普通话,但还能听得懂,同学的奶奶就完全听不懂普通话,也不会讲,这可难倒我了,对于福州我能听得懂一点点,却讲不清楚,也懂得不是很多。有时候老奶奶叫我去吃饭或者洗濑都是用手指比划指来指去,用身体语言与我“交流”,站在我面前跟我“说”了一大堆的东西,我头一愣一愣地傻傻地站着,偶尔点点头,当我没任何反应的时候,老奶奶只能叹息地说一声:“媒听咧!”福州话:听不懂咧。这句话我倒是听懂了,呵呵。在饭桌上,老奶奶说些什么,同学都充当普通话的翻译,实际上我在同学家坐客的时候,老奶奶是非常关心我的,让在异地他乡念书的我倍感温暖。老奶奶有点年纪了,不知现在她的身体还安好,挺怀念她的,有时候再回福州一趟去看看她老人家。

  顺便提一下在学校里面还稍稍懂得的一种语言,俄罗斯语。其实也不懂,也没有系统地学。那是因为我在校合唱团待了3年的时间,有一次合唱团需要唱一首歌名叫---共青团之歌。歌词里面就有俄罗斯语,我们合唱团的音乐老师也是采用音译的方式把俄罗斯语翻译出来,唱的时候只要照音译中的中文唱就行了,现在这首歌在我的脑海中印象还是相当深的,唱起来也蛮有意思。在合唱团分男高音,男低音,女高音,女低音四个声部,而我的角色是在男低音部,唱出来的歌声也算是浑厚而有力。

  毕业之后我又重新回到家乡福建石狮,闽南地区很有特点,基本上都是讲闽南话,很少有人跟你用普通话与你聊天。而且对于不是本地人也非常排外,只要你开口讲普通话就认为是北方人,家乡话有种歧视的味道叫“阿北仔“。我跟家族的每个人都是讲闽南话,没有一个例外,若是跟他们讲普通话他们至多会认为你神经,好好的一句闽南话突然冒出普通话来。我曾有一次暑假回家去买东西说普通话,老板不知道我是本地人,就想宰我一顿,我一见情况不对,马上说闽南话,老板才意识到我是本地人。还有,我家靠海边开辟了一个闽南黄金海岸渡假村,每年到五一.国庆的时候人来往往,整个沙滩很是热闹,外地人进去渡假村是要门票的,而我们本地人进去则不需要门票,可以放行。如果守门人不放行,我们会顺口骂上一句:“瞎了眼的狗不懂得认人了吗?”这是一句闽南俚语,意思是:你这狗连主人都认不得了吗?守门人就会乖乖地放行。因为这渡假村还没建起来之前,我们天天走这条路,凭什么现在走就需要门票呢?绝大多数的闽南人都很迷信,信奉佛教,而我也是信佛的。佛家有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机未到。所以我们做人要少做点坏事,多做点好事,多积点德,才能消灾解恶。为子孙后代留下个好的傍样。我不是个迷信鬼神的人,但在家乡听到一些神奇的事再加上自已有时的所见,却怀疑是否该相信。我想对于这种东西只能算是信则有,不信则无吧。信佛的人是需要供奉神像的,三天一小拜,两天一大拜,遇上些农历特殊的日子要准备上很多饮料,食物等等的拜神:点蜡烛,烧纸钱,放鞭炮。我在家里也得忙这些事情,只是不一会儿功夫就搞定,遇上些隆重的日子我就得挑着大篮子去崇祠里拜佛,拜先祖。当然篮子里有各种饮料,生熟食等东西。晚辈们常说遇到些不好的事情发生,口中只要默默念着:“南无阿弥陀佛”就能远离灾难。

  所谓的福建闽南地区由三个地方组成:厦门,泉州,漳州。厦门属于经济特区之一,经济自然也相当发达,厦门的市区是座岛,岛内有高崎国际机场,厦门大学,还有岛的边上有个小小的岛屿叫鼓浪屿,连接厦门市区的是一座长长的厦门大桥,但厦门大桥经常塞车。而我去年随人去厦门做翻译的时候由于忙也没时间在厦门好好玩一下,只是去机场接一下老外且帮忙翻译。随后去厦门一家据说是最早的五星级酒店《悦华酒店》吃一下中餐,当然我一个人是不可能进去酒店的。只是陪同当时的老板和老外充当他们之间的翻译。泉州是福建第二经济发达地区,之所以发达是泉州沿海城市的下属地区晋江和我家石狮的国际服装品牌众多。诸如晋江的七匹狼,九牧王,利郎,劲霸,柒牌,361度.安踏,匹克,还有石狮的中国富贵鸟集团.相信这些品牌大家早有耳闻。闽南人有种爱拼才会赢的精神,凭着这股精神在不断振兴当地的经济。闽南地区还有个地方,漳州.可能有些人不知道漳州这个地方.现任的国家女排主教练陈忠和便是漳州龙海人,讲普通话是有着一股浓重的闽南口音.虽说都是闽南地区的讲的都是闽南话.但各个地方的闽南人讲出的闽南话还是不同的.厦门的闽南话比较平,泉州的闽南话比较重,而漳州的闽南话就显得很轻很轻了。在读书时有几个漳州的同学,有时跟她们说话想用闽南话,但后来跟她们说快了我还是听不懂,那说话声音跟蚊子一样,嗡嗡的,只得用普通话交流,讲闽南话还有一个地方那便是台湾,他们也叫台语,其实是同一种语言.略为有点小小的区别。在我去福州读书之前打开电视基本上都是台湾台。大陆和台湾就隔着一道浅浅的台湾海峡。台湾的金门岛离厦门很近,而台湾的马祖岛跟福州的马尾也不是很远。台湾的节目比大陆的有趣多了。如《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康熙来了》等娱乐节目,还有连续剧《再见,阿郎》,《断掌新娘》这些节目的方言都是闽南语。传到大陆这边就翻译成普通话,这样一配音就感觉怪怪的,没有闽南语那样的味道。台湾的很多节目要很迟才传到大陆来,当我们中国大陆观众还在津津有味地观看台湾的电视剧时,作为我们那边的人这些节目都看得老掉牙了。可能关于一些语言以外的东西说多了,但是呢?我想能了解一下语言以外的东西也无防。

  来广东已有一段时间,只是单纯地在追逐自己的梦想,同时在这里也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当然还有一种重要的语那便是广东话,叫粤语也称白话。广东在大范围语言跟福建还是有所不同的。下至广东的茂名,湛江,上至佛山,广州,清远,汕头,深圳等地都说广东话,而福建没有专门的福建话,有的只是闽南的闽南话,闽北的宁德话,闽中的福州话和莆田话,闽西的龙岩客家话。广东话学起来目前还在起步,但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大多数人都讲广东话,自然也听得懂一点。在福建的时候经常听粤语,都是些流行歌曲,此外还有以前的乐队组合《BEYOND》。我很喜欢他们的所有歌曲。如《海阔天空》,《光辉岁月》,《大地》等,他们的歌让人唱起来感觉充满希望,斗志鼓励人不断向上。可以说学习广东话我是从学粤语歌开始的。对于粤语我学习的热情也不会低,别人有时会问:“靓仔,使甭使讲白话呀?”我只能回应:“咻咻啦,一点点,咻咻地听,咻咻地讲。”若是我有时听不懂便会回应:“魅事呀?我甭知你讲魅呀?”意思是什么事呀,我听不懂你讲什么。学习粤语不能只停留在那么简单的交流,一年的时间里我一定要会听,会讲。平时与这里的人交流,别人说粤语我一般都会认真地听,然后学着模仿。平时多看些粤语的电影,从文字中学些粤语,或者多听听收音机也能学到些粤语,我想是可以学得很快的。

  语言要活学活用。10月份广交会期间面对来自不同地方的人,各个国家的老外基本上都使用国际通用语言,我都是用英语与他们交流。有些长得不像中国人的外国人在确认他是日本人的前提下,我也会用日语跟他们打招呼。有时几个操着闽南口音的人,远远地就知道是讲闽南话的我也会讲。广东这边的人跟他们说话的时候也尽量用广东话。但绝大多数据时候都是讲普通话多点。

  语言有分语种还有方言,其方言在中国南北地区的差异较大。也有各自的艺术所在。有一种语言叫四川话,在家乡的时候也经常听,这种方言跟普通话差不多,只是发音的时候不一样,讲起来舌头似乎要打折。我会说一点点四川话,学得也不是很多,怎么解释四川话特有的语言问题很难,但感觉四川话还是蛮好听的。北方的语言最特别的算是东北三省的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语言了。跟这些朋友交流,有时会觉得,用他们的话来说叫做“大气”,东北的男人很大气,东北的女人也很大气。刚开始奇怪什么叫大气呢?询问一下他们其实意思是说做人爽快,豪迈,不拘小节,要我认为啊,东北的男人大气,可以带有阳刚之气,而说女人大气就有点过了。“一个女孩子家学人家男人大大咧咧的做啥呀?”女孩子应该温柔点咯,这仅代表我个人浅浅的观点。东北人说话挺好玩的。比如他们说:“哎,你说这咋整呀?”我刚开始还以为不好的话说是怎么整人来着,一问之下,才知道是想表达:“哎,你说这可怎么办呢?”有一句话印象很深叫:“拨了卡了,去了皮了。”还没完全搞明白啥意思。后来我猜应该是事情发展到这里也只能这样了。“他们说找零钱没有足够的零钱找就叫:“破不开•”还有比较经典的是东北人喜欢忽悠人,忽悠是啥意思呢,应该是愚弄人的意思。他们便强词夺理,说是东北喜欢忽悠人的是在辽宁的铁岭,那里是赵本山的老家。赵本山的小品就很忽悠人的。精典的相声小品有前些年春节晚会的“卖拐”,把人忽悠得都不行。有一句精典的话叫:“卖拐了,拐卖罗,拐了卖了,卖了拐了,拐卖罗。”呵呵,东北人还挺有意思的,说话有时真叫那个悬,“港港”的悬。呵呵,也就是很悬的意思。

  还有很多种方言我记不清了,我就只记得这么一些。写到这里只感觉语言方面的东西我都是只懂得一点点,而且都不是很深。不过我会努力地学了。闽南语是我从小说到大的,自然不会忘。普通话是我日常与人沟通的主要语言。英语是我的专业不能落下。而日语作为自己的二外,如果有需要的话还得抓紧点时间复习一下。福州话学的意义并不大。毕竟人都已离开福州了。而粤语,我现在身处在这样一环境里有机会就多学学,向别人多讨教一下,不懂的地方就要问。懂得多种语言并没有什么了不起。我是这样觉得的。不管学什么语言最终要使用得上,否则算是白学了。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的理想状态是把各种语言杂合起来,玩转于股掌之上,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游刃有余,说不定哪天有机会也能去北方走走多学点东北的方言,那是不是有趣多了。

  文章的末尾突发奇想地想用各种语言写一首情诗的打油诗,以供鉴赏。分别有音译和翻译。此打油诗绝对不针对任何女孩。纯属娱乐!

  (国语)你是天上那美丽的天鹅,我就是地上那小得可怜的青蛙。

  (闽南语)我有一句话麦对你讲:“(日语)阿一使贴奴。”(福州话)

  我有一句话想对你讲:“ 我爱你”

  啊百听某?(英语)I have fall in love with you deeply .(粤语)顶改

  听得懂吗? 我已经深深地喜欢上你了 为

  我真地好钟意你咧?顶改?(日语)娃嘎尼麻丝大嘎 (国语)我的

  什么好喜欢你呢?为什么? 你可知道 我的

  心?(东北话)你说我这可咋整啊?(闽南语)你是些呢啊水,

   心? 你说我该怎么办呢? 你是这么的美丽

  (英语)lovely.(粤语)好靓,(国语)温柔,(闽南语)体贴。

  可爱 漂亮 温柔 体贴

  (英语)I promise I will love you forever but don’t make me down

   我答应会永远地爱你,但别让我失望

  (闽南语)流目屎,(英语)ok?kindhearted (粤语)靓女。

   流眼泪 好吗? 善良且美丽的女孩。

  哈哈,肉麻吧?!•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嘿嘿~ the end

标签: 母亲鼓励孩子简短句子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